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翔舞的音色——《翔舞于无极之野——为长笛与钢琴》之音色运用解析

发布时间:2018-02-26 20:09

  本文关键词: 钢琴音色 长笛音色 音色组合 出处:《中国音乐》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翔舞于无极之野——为长笛与钢琴》是一首由作曲家贾国平先生创作的现代音乐作品,音色作为本作品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显示了作曲家在音色运用和处理方面,充分发展其千变万化可能性的探寻。作品中对钢琴与长笛两件乐器各自的音色进行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开发与运用,对二者音色的组合也同样进行了各种创造性的开发与运用,构成了丰富的音响色彩,体现了抵达绝对自由之极境的超然状态;同时也为当今的室内乐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Abstract]:"Xiang Dancing in Wuji-for Flute and Piano" is a modern musical work created by composer Jia Guoping. Timbre,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n this work, shows the composer's use and handling of timbre. In the works, the timbre of piano and flute has been diversified,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imbre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creatively. It constitutes a rich sound color, reflects the transcendental state of absolute freedom, and provides a broader way of thinking for today's chamber music creation.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分类号】:J6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妮旎;;以动制声 以乐绘色——浅析钢琴音色的把握[J];黄河之声;2009年14期

2 汪丽萍;;论钢琴演奏的音色艺术[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3 林冰;;如何演奏好钢琴的音色[J];海峡科学;2010年04期

4 罗旭;;浅述巴托克钢琴音乐作品的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0年17期

5 王卉;;从技术到艺术——论钢琴的音色[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9期

6 梁艺红;;试论影响钢琴音色的因素[J];歌海;2009年02期

7 王在畅;阎学智;;钢琴左踏瓣及其使用[J];乐器;1990年02期

8 尹发艳;试论钢琴调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戏剧文学;2004年09期

9 李颖;;从构造的角度谈钢琴的音色[J];大舞台;2010年02期

10 卢小旭;;软音源乐器使用技巧——钢琴类[J];乐器;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歆;;传统与现代的流变,民间与专业的交融——对芬兰当代作曲家诺根和其《第二堪特雷琴协奏曲》的研究与分析[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王丹丹;;音乐欣赏课在高等专业音乐学院的定位和特色[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奥拉沃阿兰罗德里格兹;张谦;;古巴的古典音乐传统[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4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高伟;;高师钢琴教学内涵的二维阐释——一种基于音乐审美与文化传承理念的解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锐;;乐中画 画中音——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次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音乐欣赏讲座[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甘璧华;;21世纪中国“传统和声教学”的问题与应对[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顾秋鸿;;音乐与环保[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恩智;“流行音乐的前景很可观”[N];辽宁日报;2000年

2 吴名辉;海南作曲家陈元浦的黎山绝唱[N];海南日报;2008年

3 邢晓芳;中国元素“新鲜”再现[N];文汇报;2008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深沉的爱恋 无限的思念[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钱仁平;请老外写中国出“洋相”[N];音乐周报;2009年

6 朱践耳;音乐乃心灵之声[N];文汇报;2003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葛江;让成长之路更宽畅[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郑丽虹;深圳要成音乐孵化基地[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记者 郑舒 吕路阳;吴雁泽等乐坛大腕出任评委[N];福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紫茵;三个关键词解读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福;罗忠昒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郭鸣;约翰·科瑞里亚诺管弦乐写作技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3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吴粤北;先锋派实验音乐之涅i肹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8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田晓宝;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千一;碰撞、对话与交融[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健;流行音乐元素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敬珉;创新与融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佳;车尔尼练习曲和《小宇宙》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卉;从技术到艺术—论钢琴的音色[D];贵州大学;2008年

5 王欣昕;流行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萍;扬州民歌演唱中的方言运用及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吴明微;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正巍;关于解放后琵琶技法创新的必然性及运用的合理性分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9 赵芸滕;舒曼《降E大调钢琴五重奏》第一乐章探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10 程慧惠;不平衡的空间——拉亨曼管弦乐作品《图表》解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39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539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