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美声声区转换原理的研究及男高音声部换声问题的解决

发布时间:2018-04-03 13:30

  本文选题:美声 切入点:声区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美声唱法中男高音声部的换声是声乐教学中出现频率很离的议题,因为男高声部的换声,尤其是中高声区衔接(换声)良好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一声部声音的质量。本文先从声音产生的生理基础着手,分析得出声区存在的客现性及声区转换的必然性;再结合以往针对男高声部换声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分析使用单一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最后从生理方面归纳男高音声区转换活动中能把握的基本规律;从心理角度论述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借鉴的几条途径。着重突出声区转换活动中生理、心理因素是高度结合的这一特点,提出在声区研究中具实践意义的几点想法。 论文结构:(1)界定基本概念;(2)声区转换的目的与原因;(3)男高音声区转换原理;(4)达到良好声区转换的途径;(5)如何确认发声理论研究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sound prod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cursion of voice area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sound area conversion, and then combines the previous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male high voice change.Further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a single method; finally from the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tenor voice area conversion activities can grasp the basic law;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can be fully used for referenc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several ways.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feature that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highly combined in the vocal area convers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study of vocal area.Article structure: 1) defining the basic concept the purpose and reason of the conversion of the vocal region / 2)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version of the tenor area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version of the tenor area the way to achieve the sound area conversion is 5) how to confirm the reasonable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vocal sound theory.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6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从“三女合一”唱法谈我国的声乐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02期

2 王玉健;追求“美声之美”——声乐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9年01期

3 赵忱;向“三种唱法”开刀[J];北方音乐;2000年06期

4 ;美声又美形[J];消费电子;2011年09期

5 周啸天;诗词格律与美声之道[J];名作欣赏;1990年05期

6 贾薇 ,刘婷;戴玉强刘燕夫妇在京举办专场音乐会 刘燕寻求民族美声融合新唱法[J];北方音乐;2005年10期

7 罗颖;;歌手王莹备唱“金色大厅” “漂亮美声”放歌维也纳[J];北方音乐;2007年11期

8 沈湘;;美声“歌唱”[J];音乐世界;1992年08期

9 高晓春 ,张洁;戴玉强:我冲上去一下子唱到了降B[J];人民论坛;2001年07期

10 林希;美声:象油画一样丰富[J];福建艺术;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嘉猷;鲍怀翘;郑玉玲;;三个少数民族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光盘版)介绍[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赵荣祥;;音声外科Phonosurgery[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徐静;;高龄化社会与耳鼻咽喉科——谈老人言语音声障碍[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新渝;;论《内经》之“舌诊”[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霍秀芝;李晓捷;赵春芳;;摄食机能发育与声音言语产生[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8 赵荣祥;;喉增生性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选择的笔者经验(摘要)[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9 赵荣祥;;喉增生性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选择的笔者经验(摘要)[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赵勇;刘振寰;;古代中医对儿童语言发育与语言障碍的认识[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逸尘;主板也会唱美声[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于烈;莎拉·布莱曼“交响魅影”在京拉开帷幕[N];文艺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余晋湘;敢于向世界权威喊“NO!”的人[N];音乐生活报;2011年

4 赵欣;美声与美形同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伍斌;周小燕美声随想录[N];解放日报;2002年

6 张岚;云岭飞出“一窝雀”[N];云南日报;2004年

7 ;伊组织外国记者参观导弹设施 美声称对伊战争不会超过半年[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阁;“滇味美声”亮嗓青歌赛[N];楚雄日报(汉);2007年

9 童雯;美声争抢“露西亚”[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杨青;杨洪基:唱美声的七叔公[N];深圳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吴钰;现代日语终助词的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美声声区转换原理的研究及男高音声部换声问题的解决[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韦玺;唱出来的“阴间”[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赵乐意;论通俗唱法中的美声元素[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4 刁笑萌;喻宜萱声乐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丁文博;日本语音声形态中的自他动词对应[D];吉林大学;2006年

6 覃琳;方回的形式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瑞敏;1979年以来中国军旅声乐艺术的多元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管成峰;试论歌唱嗓音研究的历史进程[D];青岛大学;2007年

9 方亮;乐舞神灵——江西省婺源长径傩舞的民俗文化形态解析及其仪式音乐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10 刘爽;《国风》音声描写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05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705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8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