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位卑未敢忘忧国——《王光祈文集》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04-09 18:18

  本文选题:国乐 切入点:民族音乐传统 出处:《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王光祈的"国乐"观,王光祈学习、研究民族音乐传统和西方音乐的成果,以及建设"中华乐派"的一些看法。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Wang Guangqi's view of "national music", Wang Guangqi's study, the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 of folk music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western music, and some view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usic school".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邦德;国乐飘香[J];安徽新戏;2001年03期

2 倪志培;周少梅传谱《国乐讲义》调查简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郑祖襄;中西音乐文化冲突中的音乐学选择——谈杨荫浏先生的学术思想[J];中国音乐;2000年02期

4 刘健,王岚;追寻新音乐的足迹——《现代记谱法教程》评述[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朱默涵;;古琴传统记谱法沿革探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6 武素霞;;古希腊记谱法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7 徐源;配器法知识概要(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8 德真;木叶如笛声声脆[J];乐器;2005年08期

9 扬方刚 ,杨昌树;芦笙记谱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音乐;1985年03期

10 ;算一算,你能得多少分?[J];小演奏家;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燕;;单亲羞涩生的转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谢孝苹;;中国古琴流传日本考[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3 王德君;;自创旋律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善探究[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张继农;;利用现有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尝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施琪嘉;;音乐中的心理现象[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孟茜;;奏出优美的旋律——手风琴中音乐感的表现[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张凤海;;从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看企业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巨大经济效益[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闫琛;;浅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张川;;对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探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涂艳;;浅谈古琴中蕴含的美学思想[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成吉昌 仇炳文;溪桥乐器奏响世界市场[N];国际商报;2002年

2 艾君;成吉昌;仇炳文;溪桥乐器东方一绝[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3 记者郭旭霞;新和民间乐器畅销国内外[N];新疆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韩沁言;托万克吾库萨克村:巧手制作 致富有方[N];新疆日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艾君 中国工业报记者 成吉昌 仇炳文;溪桥流水人家 奏出东方名乐[N];中国特产报;2003年

6 王祥夫;乐器的性格[N];文汇报;2001年

7 丰元凯;吹拉弹唱催热了乐器行业[N];中国轻工报;2000年

8 ;乐器出口恢复金融危机前水平[N];音乐周报;2010年

9 梁枢;哪种乐器失传了[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陈智勇;这堂课上我们“玩”乐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3 米永盈;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迟凤芝;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李颖;明清音乐记录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贾Z,

本文编号:1727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727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5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