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是怎样诞生的
本文选题:游击队 切入点:贺绿汀 出处:《北京档案》2011年01期
【摘要】:正"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们就和他拼到底!"
[Abstract]:"We are sharpshooters, each bullet annihilates an enemy, we are flying troops, even if the mountains are high and deep.In the dense woods, there are camp for comrades everywhere, on the high hills, we have countless good brothers.No food, no clothing, no guns, no guns, no guns, no guns.We grow up here, every inch of land is ours, and no matter who wants to take it, we fight with him to the end! "
【作者单位】: 北京市档案局;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红;;《游击队之歌》问世始末[J];文史月刊;2009年02期
2 峥嵘;;贺绿汀与《游击队之歌》[J];党史纵览;2007年06期
3 袁成亮;;歌曲《游击队歌》诞生始末[J];党史博采(纪实);2008年07期
4 陆米强;;《游击队歌》在战火中诞生[J];世纪;2001年03期
5 夏雪;;《游击队歌》创作前后[J];龙门阵;2010年12期
6 峥嵘;;《游击队歌》谱写始末[J];龙门阵;2007年07期
7 顾保孜;;一张珍贵手稿勾起的回忆——记《游击队之歌》创作始末[J];湘潮(上半月);2010年12期
8 孙纯贵;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创作经过[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戎平;;读《贺绿汀传》[J];上海文学;1988年12期
10 杨红军;;《游击队歌》是怎样诞生的[J];北京档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邓波;;中国1949年以前的和声与对位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冬松;;居巢民歌发展之我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欢文;时代呼唤“硬骨头”[N];音乐周报;2009年
2 音文;上海交响乐团举办成立130周年庆典音乐会[N];中国艺术报;2009年
3 牛晓凤;种出自由无价宝[N];音乐周报;2005年
4 白保国;对《牧童短笛》对比中段的审美思考[N];延安日报;2007年
5 赵姗姗;笛声悠悠随风来[N];音乐周报;2003年
6 翟泰丰;与时代同步 和人民同歌[N];文艺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刁艳;唐俊乔获奖学生专场秀笛艺[N];音乐周报;2008年
8 ;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选[N];中国电影报;2005年
9 沙林;感动世界的13首二战老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杨静远;续唱记忆中美丽的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科锐;贺绿汀与中国现当代音乐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璐;现代性背景下的都市新声—贺绿汀早期音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尹晓婷;贺绿汀合唱作品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琴;贺绿汀早期钢琴作品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4 梁鹤;贺绿汀钢琴音乐创作的历史贡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亮;贺绿汀声乐作品多声技法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昱含;贺绿汀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靖;贺绿汀钢琴作品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杨乐平;贺绿汀及其抗战救亡歌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石雪梅;贺绿汀音乐创作及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健;贺绿汀的民族化音乐实践与音乐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7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72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