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中的个人创造——以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为例
本文选题: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 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 ; 参考:《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以维吾尔木卡姆尤其是和田《十二木卡姆》中之个人的创造性为研究个案,彰显传承人尤其是代表性传承人在维吾尔木卡姆的形成乃至存续过程中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为我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定的因素中应该极力关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血肉文本"或"关键载体"——"人"提供有力、有理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使之能够健康地存续和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creativity of the individual in Uygur Mukam, especially in Hotan's Twelve Mukam, as a case study.Highlighting the vital role of the inheritors, especially the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in the formation and even survival of Uygur Mukam,Therefore,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lesh and blood text" or "key carrier"-"human" in the traditional music of our country among the factors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olicy.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our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so that it can survive and develop healthily.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疆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调查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JEDU2008I22)
【分类号】:J6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珍;面向数字化时代的高校艺术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王在畅;;我国古代笛属乐器分析研究[J];电影评介;2006年18期
3 尹萍;试论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郑荣达;曾侯乙编钟复制的音律定位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5 杨和平;关于“中西音乐关系”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伍国栋;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上)[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刘永福;传统七声音阶之疑[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蔡际洲;黄翔鹏先生的音乐学科理论思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吴志武;谈“均”与“宫”[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刘永福;也谈“七律定均、五声定宫”[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2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章华英;古琴音乐打谱之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孟凡玉;假面真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郑俊晖;朱熹音乐著述及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永盈;《九歌》音乐特色之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袁薇;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玉江;盐城淮剧传承的考察与本土音乐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解晓静;新时期大众音乐中的女性意识解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8 蔡远鸿;高师声乐教学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晓霞;唐教坊曲子曲名乐调源流考[D];山西大学;2006年
10 夏敏;乌图阿热勒村蒙古长调民歌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景蔚岗;晋北笙管乐字谱考略[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杨民康;论傣族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的分类方法[J];音乐研究;2003年01期
3 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1736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73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