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声乐艺术审美批判价值向度的误区之审视——基于民族高校声乐教育与比赛之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16 22:27

  本文选题:声乐审美 + 声乐教育与比赛 ; 参考:《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原生态声乐题材为声乐艺术审美的发展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宝贵资源,如何依托民族高校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二者的协调并进,走出声乐审美批判向度的误区,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艺术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方向,本文力图从四个层面钩沉出声乐艺术审美批判向度中存在的误区图景,并寻求一些走出误区的有益探索。
[Abstract]:The unique original theme of vocal music in minority areas provides invaluable resources for the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vocal music art.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vocal music education and vocal music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direction of art work at present and for a long time to go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critical degree of vocal music aesthetics. This paper tries to draw a pictur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exis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aesthetic criticism of vocal music art from four aspects.And to seek some useful exploration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3年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解析民族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关系及其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3014 2013年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社科类)《民族高校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关系及其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B052
【分类号】:J616-4;G6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颖;;文学形态与媒介变革——对网络文学的检视与评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刘胡同;;从“现实的个人”到“自由个性”——论马克思视野中的终极关怀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知国;;《印度之行》中的东西方“文化交往”[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江泉;;格非小说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勘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欧阳友权;;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贾旭东;弗洛姆论市场与道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9 唐德先;;科技时代与人的生存困境论析[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10 宋向红;阿尼玛与阿尼姆斯——论曹禺早期剧作的角色配置模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忠权;;对城市弱势群体“话语政治”的一种探讨——以Z市某街区广场毛泽东话语角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温宝兰;;浅谈游戏对儿童人格的影响[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李祥林;;女花脸·阴阳共体·文化原型[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8 姜云飞;张智慧;;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男性被动性[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3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严云;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吴志华;农村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如智;推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晶;生命教育视野中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倪芳;山东省中职教师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婷婷;当代大学生利益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路琼;徐小斌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浩;;浅谈国内高等声乐教育的现状[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2 张伟;;“五四”时期中国高师声乐教育产生研究[J];人民音乐;2011年05期

3 李雪峰;;从高等教育改革谈我国声乐教育改革现状[J];大舞台;2011年04期

4 林岩;;声乐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1年14期

5 ;2012届毕业生教学展演暨就业推介系列活动(九) 流行声乐教育系学生演出照片选登[J];音乐生活;2012年10期

6 肖英群;;高师声乐教育现状与改革探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周蕾;;中职声乐教育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年07期

8 邱丰;;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研究[J];音乐时空;2013年14期

9 何英琴;;如何创新发展我国的声乐教育[J];艺海;2013年12期

10 吴磊;;大学声乐教育中的情感培养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许石林;世界声乐教育的奇迹[N];深圳商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冻凤秋邋实习生 张轶娟;璩清林:情系民族声乐教育[N];河南日报;2008年

3 中国农业大学艺术中心 王怡;高师声乐教育如何结合社会实践[N];音乐周报;2009年

4 罗志旋;“金钟”折射当下声乐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谷雨;谱写高师声乐教育诗篇的伉俪[N];音乐生活报;2010年

6 记者 王庆环;北大迎来首届歌剧研究生[N];光明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王锡妍;兴趣成就事业 执着放飞梦想[N];音乐生活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理;邯郸市高师声乐教育改革创新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春蕊;论声乐教育的人本回归[D];兰州大学;2010年

3 高娃;内蒙古自治区早期院校专业声乐教育探究(1954-1966)[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伟;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怀业;梁镜如先生的声乐教育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清华;青少年声乐教育浅析与个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陈亚娟;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畅东云;武秀之教授及其“三结合”声乐教育教学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晨曦;试析高师声乐教育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10 曾白t@;中国传统教育对当代学校声乐教育的启示[D];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760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760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