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
本文选题:嵇康 + “声无哀乐” ; 参考:《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摘要】:文章从嵇康"声无哀乐"的音乐理论入手,论述了《声无哀乐论》中所提出的音乐本原以及音乐与情感关系的问题,揭示了他的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并阐述自己的观点——音乐起源于劳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Ji Kang's music theory of "Sound without sorrow",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musi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emotion, and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is thought and reality. And elaborated own viewpoint-the music originates from the labor, the music is the emotion art.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红;;“声无哀乐”论与魏晋时期艺术本体的独立[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刘莉;;“乐之为体以心为主”——论嵇康的乐象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包德述;;《声无哀乐论》音乐思想的历史成因与美学批评[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4 欣力;;品蔡琴演唱的《庭院深深》[J];作家;2011年13期
5 蒋争鸣;;魏晋六朝文人音乐传播类型及作用探究[J];人民音乐;2011年07期
6 姚峗鉎;;他乡遇知音——读林西莉《古琴》有感[J];书屋;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梅运生;;嵇康和他的《声无哀乐论》[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石头;鲁迅何以少谈音乐[N];黑龙江日报;2000年
2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齐易 苗虎;源远流长话古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刘一贯;漫谈古琴[N];信息时报;2000年
4 洛秦;孤桐最幽 只须意会[N];中国文化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梅柏青;戴茹:中国“流水”宇宙觅知音[N];成都日报;2009年
6 著名音乐DJ 曾克;摇滚不过就是rock&roll[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王隽;巫娜:孤独的古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法桢;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远[D];河南大学;2007年
2 王笑梦;嵇康《声无哀乐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晓岑;《声无哀乐论》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瑜;声乃乐之器,,情乃乐之本[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泓;乐本于道[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兰;略探嵇康与《声无哀乐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贺林林;嵇康与阮籍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8 韩龙飞;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情感问题[D];青岛大学;2010年
9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梅梅;嵇康与《声无哀乐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8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80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