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性质
本文选题:嵇康 + 《声无哀乐论》 ; 参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摘要】:声无哀乐论是一个旨在追求思辨乐趣的论辩命题,未必是嵇康思考成熟的美学思想。其理由是:其一,《声论》的立论依据不充分。音声不变论是用声音的特点来代替音乐的特点;声情无常论错误地把音乐与感情的关系说成是符号和实体的关系;情在听众论回避了作曲家和音乐的关系。其二,《声论》的驳论之所以具有张力,主要是在论辩术的层面上。主方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真正战胜对手,他或者用诡辩法暂时胜人之口,或者提供一种新解释,却不能完全否定对方观点。其三,《声论》的这种特点与魏晋清谈的特点是一致的。清谈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游戏性质,很多论客热衷清谈,目的不在探求真理,而在寻求思辨的快乐。《声论》可以说是清谈的文字版。
[Abstract]:The theory of voiceless sadness is an argumentative proposition for the pursuit of speculative pleasure, not necessarily a mature aesthetic thought of Ji Kang. The reasons are: first, the sound theory of the argument is not sufficient. The theory of sound invariance is to repla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 the theory of impermanence wrongly reg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nd emotion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 and substance; emotion avoi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ser and music in the theory of audience. Second, the rebuttal of sound theory has tension, mainly on the level of argumentation. In most cases, the principal does not really beat the opponent. He either uses sophistry to win temporarily, or provides a new explanation, but he can not completely deny the other side's point of view. Thi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nd theory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a great extent, the talk is a kind of game, and many people are keen to talk. The purpose is not to seek truth, but to seek the happiness of reason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基金】: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B404)
【分类号】:J6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嵇康的玄学与乐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韩锁明;;“诗中有画”——也谈谢灵运的山水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杨艳香;;声有哀乐:论音乐的“情感”——以嵇康《声无哀乐论》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王莉;;《世说新语》中的自我标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李灿;;魏晋士人的生命美学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6 郭文;;论嵇康的道教神仙信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黄娟;;汉魏元气论的流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立新;;魏晋士风变迁线索——以《世说新语》等文本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李云涛;;嵇康《声无哀乐论》中反儒学的美学思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赵玉霞;徐广振;;外道内儒:嵇康矛盾心理的文化解读[J];东疆学刊;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永平;刘冬梅;;唐代儿童竹马游戏及其文化内涵[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璋;林纾古文论综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宁淑华;南宋湖湘学派的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平;倾听泠泠之音:古代绘画中的听觉意趣[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黄飞立;诗学曲学比较引论[D];复旦大学;2009年
6 路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李鹏;鲍照诗歌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宏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荣辱观[D];南开大学;2009年
9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戴丽琴;《世说新语》与佛教[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t,
本文编号:1843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84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