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20世纪50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之和声风格与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20:47

  本文选题:五十年代 + 留苏作曲家 ; 参考:《中国音乐学》2011年01期


【摘要】: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吴祖强、杜鸣心、朱践耳、瞿维、邹鲁、美丽其格等六人在中央政府的组织安排下,赴前苏联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他们在苏联学习的成果与经验对我国的作曲教学模式、作曲技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六位作曲家在苏留学期间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与研究,凸现他们学习时期对音乐创作中和声风格与技法的追求与实践。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the 1950s, Wu Zuqiang, Du Mingxin, Zhu Jianer, Qu Wei, Zou Lu and Merige went to the Department of theoretical composition of the Moscow State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under the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ir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in Soviet Union hav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mode and composition techniques of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six composers' music creation during their study in the Soviet Union,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ir pursuit and practice of harmony style and techniques in their music creation during their study perio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1542073
【分类号】:J6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倪瑞霖;朱践耳与他的创作[J];人民音乐;198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鹏;建国初期留苏运动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宏帆;;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曲式结构试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郝淑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留苏热潮与中国俄语教育[J];中国俄语教学;2011年02期

3 陈铭志,林华;朱践耳音乐作品中的复调技巧运用[J];中国音乐学;1991年04期

4 杨爱华;;1950年代留苏军事学生的群体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01期

5 李亚军;;谈吴祖强的康塔塔《XW山之阳——与洪水搏斗》[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力;;制度创新与文明借鉴:改革开放鼎新社会主义的时代进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2 杨爱华;刘凯;;20世纪50年代留苏军事学员的群体分析[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赵光;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5 赵小平;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D];山西大学;2012年

6 袁昱;杜鸣心交响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敏;朱践耳钢琴曲《叙事诗<思凡>》的音乐文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宏帆;试析钢琴组曲《南国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海钦;调性、多调性与无调性结合的创新思维[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4 郑娜;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朱践耳钢琴作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春红;朱践耳《第二交响曲》戏剧性特性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昌能;《纳西一奇》之奇[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关于建国以来中苏教育交流史研究状况的综合评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赴苏留学生派遣工作的历史考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宋健;百年留学潮[J];党政论坛;2004年07期

4 李喜所;20世纪中国留学生的宏观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李晶侠 ,周朝虹;建国初期的留苏学子们[J];国际人才交流;2004年04期

6 顾宁;冷战年代中苏教育交流的启示[J];世界历史;2004年04期

7 张柏春,张久春,姚芳;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概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黄利群;建国初期留苏教育的历史地位评价[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9 周棉;论中国留学教育的产生[J];教育评论;2002年06期

10 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J];文史哲;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祖强;历史是不会重复的[J];人民音乐;1986年04期

2 梁茂春;论刘文金的民族器乐创作[J];音乐研究;1987年04期

3 梁小玲;;浅析五十年代中国钢琴独奏音乐[J];民族音乐;2010年03期

4 何国经;;五十年代川剧音乐改革的历史背景与经验[J];四川戏剧;1992年05期

5 仲岩波;;试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J];内蒙古艺术;2005年02期

6 任素芬;;吕剧现状引发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张劲;简论廖公弦的抒情诗[J];贵州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8 徐如中;;在王晓棠家作客(三)[J];电影评介;1980年12期

9 晏甬;朝阳乡亲又进京——看《朝阳沟内传》有感[J];中国戏剧;1982年11期

10 李玉侠;略谈伊拉克小说的发展[J];阿拉伯世界;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林秉端;;怀念恩师:赵炳南国医大师[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皮肤科中医外治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3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刘东超;;五十年代冯友兰对人生境界说的自我批判[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6 ;爱丽丝·叶尔顿,69岁 有志者事竟成[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8 左海琴;;试析小学生习作中的心理障碍[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刘浩龙;;冯景兰先生20世纪五十年代对我国水利工程基础等方面的重要贡献[A];地质学史研究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越;朴实鲜活 意境悠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朱为总;音乐:戏曲艺术发展的翅膀[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记者 李松 黄洁通讯员  高志海 唐亮;明知司机醉酒仍乘坐遇交通事故身亡 法院认定死者亦应担责[N];法制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申玉秀;翱翔在音乐天空的科尔沁雄鹰[N];通辽日报;2007年

5 印青;崇高壮美的旋律[N];文艺报;2005年

6 李胜;王益的音乐奇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精耕;《回民湾》音乐创作的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 刘文金;音乐创作要坚持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记者 谢培;母语不一样,,作曲风格也不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李霞;美丽其格: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奠基人[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4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5 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D];浙江大学;2007年

6 王勋鸿;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9 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10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思媛;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技法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放;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栩娴;摇摆乐的和声风格与手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孔祥波;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风格的听辨训练[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姜之国;探索者之路[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6 段伟伟;论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李帅;论“启蒙运动”对莫扎特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师琰;音乐创作中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节奏布鲁斯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董妍;俞绂棠音乐创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0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930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