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乐教初探
本文选题:六朝 + 乐教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论文以六朝时期乐教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当时的乐教状况加以研究。 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乱世,王朝的频繁更迭造成官学的时兴时废,但在客观上却造就了私学(尤其家学)的繁荣。西域音乐和佛教的传入,都为当时乐教增添了新的内容,赋予六朝乐教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六朝时期玄学的发达在偶然和必然间也成就了琴乐的繁荣,,使得音乐成为了自娱和修养身心的一种手段,因此琴乐教习蔚然成风。本文正是力求揭示出乐教在六朝时期的新内涵,以疏理乐教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深化该领域的研究。
[Abstract]: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the six dynastie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usic hist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itu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at that time.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was a turbulent and turbule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But objectively it created the prosperity of private school (especially family study).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music and Buddhism added new content to the music education of the six dynas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ysics in the six dynasties achieved the prosperity of piano music by chance and inevitability, which made music become a means of entertainment and cultivation of body and mind. This paper tries to reveal the new connot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in the six dynasties, in order to dredge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deepen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思齐;;比较视域中的一组六朝佛教文献探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童岭;;六朝时期“东亚文明圈”民族关系研究的另一种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俞理明;;六朝道教文献语言研究的新探索——评夏先忠《六朝上清经用韵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4 高启新;;瓯瓷韵致——那些瓯窑的瓶瓶罐罐们(二)[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7期
5 李云;;六朝瓦当鉴赏[J];收藏界;2011年08期
6 吴继刚;;说“甭”[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7 张敏;;评《六朝政权与长江中游农业经济发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许婷婷;;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朝陶瓷人物俑三题——胡人俑、白毫相俑与俑群仪仗[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年03期
9 冯凡;赵彬宏;;浅谈汉魏六朝时期的古琴音乐[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10 崔宏艳;;汉魏六朝女性作家作品命运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飞;;六朝妇女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卢海鸣;;六朝盐业初探[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恒全;;六十年来六朝商品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刚;;六朝时期长江建康河段的历史地理概貌及其变迁——以历史文献中“涛水入石头”及“广陵涌潮”、“牛渚春潮”现象的考察为中心[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邹劲风;;论六朝时期金陵崛起的原因[A];南京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肖梦龙;;六朝时期镇江的崛起和显要地位[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7 顾琳;;试论六朝时期建康的邸[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高燮初;;关于六朝时期吴文化嬗变的几个问题[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9 蔡丰明;;六朝吴歌兴盛发展的社会背景与都市因素[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10 罗宗真;;六朝时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剑民 罗福明;德清出土六朝时期“德清窑”代表文物[N];江南游报;2008年
2 记者 胡谋;一批六朝时期生活器具出土[N];人民日报;2002年
3 丁邦友;六朝时期岭南佛教与官僚士商的关系[N];民营经济报;2007年
4 丁邦友;六朝时期岭南佛教与官僚士商的关系[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通讯员 宋效忠;巴东出土一千四百多年前精美项链[N];湖北科技报;2007年
6 王洪峰;七年考古发掘确认云阳旧县坪遗址 为两汉至六期时期朐忍县城故址所在[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马涛 陈大海 岳涌 龚巨平;江苏南京发现一处东晋时期墓群[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谈洁邋实习生 施小宇;古代石头城是座“三国城”[N];南京日报;2007年
9 朱逸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三角创意产业与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风度——南朝江南精神觉醒的载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宏伟;专家呼吁重新划定六朝宫城保护区[N];新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芬;佛教与六朝诗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钢;六朝论语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邱峰;《南齐书》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朱逸宁;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葆华;原本玉篇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复旦大学;2007年
8 江傲霜;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姜永安;“象人”说与六朝肖像绘画视野[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0 徐国荣;中古文士生命观及其文学表述[D];南京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贤亮;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及该区域的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烨;六朝乐教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3 张晓娜;六朝植物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斌;六朝鼓吹乐及其与五礼制度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宋志民;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七”体[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洪卫中;六朝商业发展述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葛海鹏;六朝游侠风貌与游侠诗[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媛;六朝音乐文化交流探微[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吴为民;六朝碑刻丧葬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彦红;六朝吴郡张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87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98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