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古代声乐论著中“上如抗,下入坠”观念的再认识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ook of Rites. The research on the singing idea of "such as resistance, falling down" in the Book of Music >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vocal music literature and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ncient characters of "resistance" and "fall", as well as combining with the singing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o give "Rites". In the Book of Music, "up like resistance, down like falling" is interpreted in a new way.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
【分类号】:J61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蕴华;从《聊斋俚曲》中“银纽丝”小曲看明清民歌艺术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李为渠;;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5 朱鸣;;《说文解字》中“火”部字与中国古代的火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薛娟;;试论“文献”一词概念的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7 海君;;论“宰割辞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丁爱清;;《桃花源记》“不足”新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王志勇;;释“斐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何晴利;;“乐府”始创年代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大遂;;常用汉字义系字族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陈才;;朱熹《诗集传》校勘札记二则[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七辑)——第八届 《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刊之二[C];2008年
3 李连生;;诗赞体戏曲补论[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4 孙尚勇;;论汉代鼓吹的类别及流变[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应时;;论敦煌乐谱研究中的实证方法[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玫;;《乐府杂录·别乐仪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的校勘[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康瑞军;;论唐末仗内教坊的实质及其他[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强;田可文;;唐代坐立部伎研究中存见问题之试析[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国强;;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学习札记三则[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赛;;郑声三问——兼论先秦音乐文化交流[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建明;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许扬宁;许常惠现代风格室内乐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李晓晖;宋元“说话”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冯雷;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贾世敬;先秦典籍与《黄帝内经》“和”范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婧;董仲舒文艺美学思想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东兴;高洛音乐会《普庵咒》曲牌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杜郎璇;对外汉字教学中字词理据的文化解读[D];河北大学;2009年
5 陈继荣;魏晋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初益辰;宋代宫廷音乐机构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耿广峰;《金楼子》词汇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8 施冰青;福州十番音乐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雪;《中国民间小戏与西方音乐剧比较研究》用黄梅戏《天仙配》和音乐剧《猫》为例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魏红燕;古文字中“囗”形多义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柱铨;《乐记》成书年代、作者及评价问题[J];人民音乐;1980年07期
2 杨宁静;丹田气在歌唱中的作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3 袁治封;“气沉丹田”古今谈[J];中国音乐;1991年03期
4 管谨义;欧洲歌唱教学的演革[J];中国音乐;1989年02期
5 张宁;对“气沉丹田”的讨论——兼谈气沉丹田在唢呐吹奏中的生理基础[J];艺术研究;2000年02期
6 王俐;歌唱教学应做到情感深入[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6期
7 张艺琴;“丹田气”是咽音练声中的精神“支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8 叶红;浅谈心理因素与歌唱教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俞子正;开设歌唱基础知识和教学法课程的必要性[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王薇;;在歌唱教学中加强学生声乐艺术基本功训练[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树坤;;小议儿童歌唱教学[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罗艺峰;;由《乐纬》的研究引申到《乐经》与《乐记》的问题[A];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庄民权;;声乐训练的民族化问题[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张江涛;;华山祭祀与素鼓初探[A];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耿家林;;音乐教育功能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7 李槐子;韦亦s,
本文编号:2164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6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