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覆盖”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Abstract]:"one of the Pacific Conference on Musical Anthropology in 1993: music acquisition in Papua New Guinea."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five papers is the "transition" and "coverage" of culture and music in musical anthropology.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sums up and reflect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onstructing "music education of multi-culture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06255)
【分类号】:J6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珍;面向数字化时代的高校艺术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关韶华,刘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多元化构建及其意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2期
3 杨曦帆;;音乐教育、多元化与现象学哲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1期
4 任一;哀叹或直面?——由聊城八角鼓的消亡引发的思考[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曾卫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创新[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王红艳;论当代文化视野下的流行音乐教学[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毕海燕;中西音乐交融的硕果——从青主的《大江东去》看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开端[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陈明;培养多元文化的"音乐耳朵"——由跨文化音乐交流想到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朱玉江;文化相对论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潘娜;试论王光祈的国乐思想[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琳;;哈尔滨早期俄侨音乐教育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凡玉;假面真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杨曦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玉江;盐城淮剧传承的考察与本土音乐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慧;试论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与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佘敏慧;近代西方音乐在青岛的传播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李海燕;桑桐钢琴音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进;理工科院校音乐公共课的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夏蒇;锡剧在常州传承现状的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彦蘅;金湖秧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任慧娟;3—4岁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晓晶;泰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敏;;谈湖南茶陵本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2 王超慧;;浅析日本盲僧琵琶的沿革和变迁[J];人民音乐;2011年09期
3 鲍世远;;沧桑变迁的文化广场[J];上海采风;2011年09期
4 益虫;;《大北川》衍行记[J];舞蹈;2010年06期
5 张庆华;;河南板头曲之变迁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赵辉;;滚石30年:那段不属于当下的记忆[J];台声;2010年12期
7 萧梅;;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 声音生态学[J];音乐研究;2011年04期
8 杨斌;;一生有你[J];男生女生(银版);2004年08期
9 张琦若;;传统音乐与当代社会——关于“第十六届中国传统音乐年会”的一些思考[J];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10 吴国玲;;流行音乐与大学生思想生活[J];大家;2011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迟凤芝;朝鲜文庙雅乐的传承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陈超;该拿什么音声“献”给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孙宁宁;日本地歌三味线角色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潇苑;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谢穗;河北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刘轲;日本雅乐的形成及对中国唐代燕乐的接纳与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周函旭;一个走出传统的传统乐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王璐;中日音乐结构术语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6 吴佳文;音乐传承的时代变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杨高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绛州锣鼓传承变迁状况的考察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8 文江涛;柳城壮族歌师传承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璐;从歌咏场所的现代变迁探寻壮族传统歌咏文化的延续动力[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雷娟;山西平定县“武迓鼓”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2243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4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