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声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opera art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ontent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vocal art is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our country's various national songs, folk minor tune and traditional rap art, which has the unique national a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article synthesizes my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the singing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辛刚国;六朝文学批评视野中的情采关系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舒娜;;浅析舞蹈中眼儿“媚”艺术表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殷晶波;;对艺术特征的一种审美性诠释——试谈对庄子“言”“意”观的认识及其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刘玉叶;;从符号美学视角看汉魏六朝书法评论中的人格比兴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8 吴云;;繁难、浓缩、精专——论《无名书》词汇的精英特质[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毕涛;王艳;;唐宋词中建筑意象探微[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吴敏;;苏珊·朗格的“生命形式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晓玲;;论温庭筠十五首《菩萨蛮》[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蒋晓城;;论唐宋艳情词主体意识的嬗变[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小兰;;同而不同:《文心雕龙》与骈文作品的文体区别[A];《文心雕龙》与21世纪文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淑芳;许祖华;;论郭沫若的戏剧功能观[A];郭沫若文献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IGMA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3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池水涌;中国苏州弹词与朝鲜盘索里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8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范姝;材料的言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蝶;关于“花鼓灯”舞蹈服饰的探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程冰莹;近代江南丝绸装饰纹样的流变及其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茸定主;;云南民族声乐发展浅见[J];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2 赵晨芳;;合理借鉴美声唱法 科学发展民族声乐[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3 黄敏;;谈散曲演唱对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的影响[J];歌海;2011年04期
4 戚晓思;;论民族声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童丽娜;;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中现象与问题探究[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6 翁葵;;论民族声乐艺术吸收原生态民歌演唱的价值[J];作家;2011年16期
7 张海英;;从原生态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李琛;;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徐敦广;;论当代民族声乐的美学复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田晓红;;民族声乐如何发展创新[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英;;嵊州吹打的艺术特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杨德;;试论黄平苗族泥哨的艺术特色及价值[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周华;王修文;;浅谈《夜走灵官峡》的艺术特色[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刘新民;;《古舟子咏》主题及艺术特色浅论[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张成坤;;浅谈丁宝桢诗词的艺术特色[A];全面的总结 科学的评价——丁宝桢诞辰18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雷河清;彭剑青;;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探微[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章燕;;两种诗歌传统的交融——从《墓畔的哀思》诗群看屠岸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马兴荣;;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10 孟云飞;;流行书风浅议[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占峰;唱法与审美多元化[N];音乐周报;2004年
2 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金惠子;民族声乐文化的优秀传承者——黑力[N];音乐生活报;2011年
4 石惟正;我的民族声乐观[N];音乐周报;2000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杨学进 扬歌海上[N];文汇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聪 金惠子;著名声乐教授王士魁用心传接民族声乐的圣火[N];音乐生活报;2010年
7 天水市歌舞团 杨涛;浅谈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N];天水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韩文;歌声飞出山沟沟[N];榆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丁玲;为普及民族声乐执着前行[N];音乐生活报;2011年
10 翁效彬 李绪萱;技绝艺佳放异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冠文;谢灵运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于海鹰;查慎行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文飞;洪迈《夷坚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丁恩全;孙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石天飞;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宇;雕塑公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刘彦明;李奎报散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萧萍;折光的汇合:暧昧与胁迫性生存[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9 蔡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形成与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2 焦莉;京剧演唱技法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张霞;彭丽媛声乐艺术的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菁;基于声乐演唱的艺术美探究中国民族声乐之“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洁玉;从音响载体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民族声乐发展状况[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6 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秦缘;和而不同,多元并存[D];兰州大学;2011年
8 黄晶晶;情到深处方动人[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9 罗曼;试论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创作作品的演绎[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10 肖园花;昆曲“五旦”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7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7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