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新变异

发布时间:2018-10-24 14:41
【摘要】:21世纪之交,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异现象,例如核心经曲、经腔及表演方式的主流化倾向。一方面,循着传统的惯性,不同族群区域仍然使用本民族文字赞美诗;另一方面,由于基督教会的大力推广,汉文版《新编赞美诗》在不同地区都不同程度获得了应用。另外还有艺术化和旅游化(商业化)的倾向。当地人企图通过将基督教赞美诗作为艺术歌曲参加歌唱比赛和走进电视等途径,以争取进入体制化和主流化领域;借此扩大影响,拓展自己在旅游业中占据的份额。再如日常宗教歌曲的通俗化和音乐表演的包装化。一方面,基本的教理、教义和活动方式仍然保持过去的传统,体现出本土人眼中"西方主义"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通过与境内外其他教会及社会阶层的直接交流,形成了基督教音乐国际化——流行音乐化的现象。本文结合与以往变异现象的比较,以对该类宗教仪式音乐进行跟踪考察和阐释。
[Abstract]: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there are some new variations in the Christian ritual music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Yunnan, such as the mainstream tendency of the core sutras, the canon and the performing style. On the one hand,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inertia,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still use their own written hymns;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vigorous promotion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new hymn has been used in different areas to varying degrees. There is also the tendency of artistry and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Local people try to get into the field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mainstreaming by taking Christian hymns as art songs to participate in singing competitions and enter TV, so as to expand their influence and expand their share of tourism. For example, the popularization of daily religious songs and the packaging of musical performances. On the one hand, the basic teachings, doctrines, and ways of activity remain the traditions of the past,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westernism" in the eyes of the natives;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direct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churches and social strata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ristian music-the phenomenon of pop music.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ious vari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interprets this kind of religious ritual music.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东人达;近代民族教育的一项创举——滇黔川边石门坎教育体系评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2 东人达;基督教滇黔川边传教士的民族及阶级归属[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斌生;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向基督教的转变[D];清华大学;2004年

2 华慧娟;基督教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演变与文化意义[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汉杰;云南少数民族曲艺音乐及类型[J];云岭歌声;2005年03期

2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J];东方养生;2009年06期

3 楚楚;;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J];民族音乐;2010年01期

4 李博丹;;吉林延边自治州朝鲜族基督教主日仪式的音乐文化分析[J];北方音乐;2010年07期

5 李博丹;;中国朝鲜族宗教音乐概述——以基督教仪式为音乐分析个案[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赞美诗的文字记谱法研究[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7 张丽娜;;格里高利圣咏早期传播的历史条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蔡跃忠;段群勇;;浅议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及艺人老龄化的问题[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王永法;刘景丽;孔令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10 李汉杰;云南少数民族戏曲音乐[J];云岭歌声;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劲松;;云南“原生态音乐”模式的现代诠释[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武翩翩;云南大型民族歌舞《舞彩云》亮相北京[N];文艺报;2006年

2 叶彤;登上世界舞台 传承民族文化[N];云南日报;2006年

3 李晴海;旋律悠扬意境高远的藏歌[N];云南日报;2000年

4 黄华;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大步走向国际市场[N];西部时报;2008年

5 杜京;云南少数民族歌曲联唱受称赞[N];云南日报;2006年

6 潘晓玲 张居正;云南少数民族歌曲唱响首都[N];云南政协报;2006年

7 土土;谈谈云南的“流行音乐”[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黄华;《云岭天籁》上海首演成功[N];云南日报;2007年

9 张珏娟;四川赚“吆喝” 云南抢“市场”[N];四川日报;2007年

10 文华;“高原之声”浓抒“红土深情”[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黄婉;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s,

本文编号:2291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91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