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之琴声歌韵
[Abstract]:The Tang Dynasty was the pinnac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art. Many famous works were sung by literati, musicians chanted in different tunes, and merged perfectly with Guqin music, which gradually evolved into "poetic expression, singing and singing."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运城学院师范分院艺体系;
【分类号】:J6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阳地;谭勇;;离愁别绪歌千载断肠声里唱《阳关》——琴曲《阳关三叠》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杨荫浏;对古曲《阳关三叠》的初步研究[J];人民音乐;1956年06期
3 姚春霞;霍雨蕾;;从《阳关三叠》看我国古诗词与音乐的有机结合[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阎文华;;论《阳关三叠》的音乐历史价值[J];大众文艺;2010年09期
2 董文静;;建国以来古琴琴曲形态学研究述要[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3 张丽娟;;从《阳关三叠》看唐代诗歌的创新[J];黄河之声;2011年03期
4 唐蒙蒙;;古人的别情 今人的震撼——阳关三叠词曲意境赏析[J];科技信息;2012年08期
5 汤寿高;;二胡表演者的艺术修养述评[J];四川戏剧;2009年06期
6 姚春霞;霍雨蕾;;从《阳关三叠》看我国古诗词与音乐的有机结合[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7 赵春婷;多段体琴歌《阳关三叠》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仇海平;;琴心琴韵 古色古香——姜嘉锵演唱的古代歌曲《阳关三叠》评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艺凡;砥柱中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朱莎莎;明代琴歌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3 朱旋;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阳关三叠》之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4 贾俊芬;王震亚的琴歌编创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朱腾;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与表现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荫浏;对古曲《阳关三叠》的初步研究[J];人民音乐;1956年06期
2 李吉提;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特点──兼谈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某些共性因素[J];中国音乐学;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岳;琴歌《阳关三叠》[J];税收与社会;1994年10期
2 蒙玲玲;;琴歌《阳关三叠》的艺术表现[J];歌海;2006年04期
3 张丽娟;;从《阳关三叠》看唐代诗歌的创新[J];黄河之声;2011年03期
4 李大纯;;一缕清音,千古绝唱——试论《阳关三叠》音乐结构的艺术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5 李赛;;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华夏古韵》之“雅”——谈综合课之《阳关三叠》[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6 林克仁;;《阳关三叠》探新[J];乐器;1985年04期
7 无名山;“阳关三叠”——来自丝路边关的爱情故事(之二)[J];消防月刊;2002年03期
8 陈辉;;西出阳关无故人[J];音乐生活;2006年01期
9 无名山;“阳关三叠”——来自丝路边关的爱情故事(之一)[J];消防月刊;2002年02期
10 刘学忠;;何谓《阳关三叠》[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民渡;;期刊版式设计的艺术形式[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2 熊作华;;从丁宝桢的诗看他的人品[A];全面的总结 科学的评价——丁宝桢诞辰18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征;;龟兹石窟飞天图像的艺术形式——与炳灵寺169窟等甘肃早期石窟飞天图像的比较[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中良;;论《女神》的民族色彩[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5 李晨晖;;对大型综艺晚会舞蹈的思考[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国新;;群形契合的视觉乐章——南阳画像石《舞乐百戏》艺术形式浅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钟厚涛;;诗何以言志——“诗言志”之意义生成机制的现代观照[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8 费飞;;音乐美容初探[A];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1997年
9 沈光明;;《女神》与太阳崇拜——《女神》研究之一[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10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涛 军旅文化评论员、主编、主任记者;歌吟秋水动琴声 青春笑丽花更艳[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奕涵;琴声响彻东北师大 谁说绿叶变不成红花[N];音乐生活报;2011年
3 记者 戚高亮;“百湖琴声”创基尼斯之最[N];大庆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严长元;琴声带来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苏令;莫让孩子的琴声掺杂功利音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记者 林雨;微软旗舰产品联袂献唱“阳关三叠”[N];民营经济报;2006年
7 高长山;再听琴声心曲[N];人民日报;2010年
8 特约记者 胡晓宇;琴声袅袅忆战友[N];解放军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嘉;细雨入琴声更雅 知音满座韵尤佳[N];成都日报;2011年
10 刘雪枫;春日古寺的“秋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暮蓉;查阜西琴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良功;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雪辉;元杂剧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星垣;由“艺”而“道”[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8 宏伟;《梧门诗话》标点与释评[D];内蒙古大学;2003年
9 梅丽;作为解放手段的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怡雯;琴歌艺术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2 贾俊芬;王震亚的琴歌编创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易艺;琴歌《归去来辞》之明清谱本流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4 袁小伟;时装化首饰的特征与表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孟宪爽;基督教文化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范万武;洛阳唐三彩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窦凤圆;论写生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丹宁;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式[D];天津大学;2004年
9 张鑫;宗白华中西比较中的“世界美学”视野[D];西北大学;2006年
10 姜源;浅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画“民族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07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30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