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音乐作品存在方式、音乐表演空间与舞台——音乐传播媒介的广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9-04-29 18:45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方五位著名学者在音乐美学中关于音乐作品的部分言论,总结出了人类音乐文化基础性存在的天然模式、经典模式是音乐表演。这种通过音乐表演形成的音乐,是活生生的音乐,是充满人气的人性化音乐,是运动性的音乐,是在乐谱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音乐。在音乐受众的参与下,它们真实体现出音乐作品的存在。为此而引出音乐传播学中音乐传播媒介的新领域,从而使我们的音乐传播媒介视野,从微观走向宏观,从狭义转入广义,以此完成我们对音乐传播媒介的新一轮透视和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ive famous western scholars' remarks about music works in music aesthe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atural mode of the basic existence of human music culture, and the classical mode is music performance. This kind of music formed through the music performance, is the living music, is full of popular humanization music, is the movement music, is on the basis of the music score unceasing development innovation music. Under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usic audience, they truly reflect the existence of the music works. For this reason, it leads to a new field of music media in music communication, so that our vision of music media from micro to macro, from a narrow sense to a broad sense, so as to complete our new round of perspective and analysis of music media.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音乐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
【分类号】:J6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4 高星海,江丛林;舞蹈与相似[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5 丁升华,陶水平;论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情感[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高岭;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象征寓意和氛围象征功能[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张智华;象征主义与电影电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余大卫;浅析音乐审美情感性的产生条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王世达;时间的历史样态与文化烙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戚序;21世纪中国高校审美教育解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斯宁;;论辛弃疾词中菊花和鸥鸟的意象[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建舜;;云冈石窟双窟造像的审美文化研究——模式、分解与对称、互补[A];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8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9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神理与诗情——论船山诗学的超越本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施炎坤;新概念作文与中学作文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周春林;艺术语言运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湘兰;崇高·优美·滑稽[D];湘潭大学;2002年

8 向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9 李志华;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类型的现象学描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东方;胡适的文体理论及其文学史意义[D];青岛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468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468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