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论《隋唐燕乐调研究》新见之一——燕乐调之性质

发布时间:2019-07-04 10:20
【摘要】:林谦三著《隋唐燕乐调研究》一书,提出了与前人研究不同的"调之性质""调名之由来"和"调律之高度"三项新见。本文仅对三项新见之一的"燕乐调之性质"试作评论。此项新见包括了"燕乐调的构成"、"燕乐调的‘均首’和‘调首’"、"燕乐调的‘之调式’和‘为调式’"、"燕乐七角调的定位"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Abstract]:Lin Qian-San's book "the study of Yan Music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puts forward three new opinion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nature of tune", "the reason for changing the name" and "the height of tune". This paper only comments on the nature of Yan Le tune, which is one of the three new ideas. This new view includes four aspects: the composition of Yan music, the 'all first' and 'tune' of Yan music, the 'tone' and 'for tone' of Yan music, and the orientation of Yan Le's seven corners.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宫调理论研究”课题编号:11AD003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美月;隋唐“燕乐”考[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陈应时;燕乐“四宫”说的三错[J];中国音乐;2004年02期

3 张震英;曲径通幽的绝学境界——读刘崇德先生《燕乐新说》[J];艺术探索;2004年S2期

4 李芙;燕乐的发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韩启超;;两宋宫廷燕乐盏制类别、程式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曲向红;;试论宋代燕乐的变化对宋词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7年01期

7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探微[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王希丹;;《梦溪笔谈》中的“燕乐十五声”问题研究[J];艺术探索;2008年06期

9 石磊;;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以燕乐与宋词为例[J];艺海;2009年05期

10 谷杰;;由宋代“二变说”分歧看《燕乐》中“变、闰”的含义[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崇德;徐文武;;燕乐声乐化与词体的产生[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岳珍;;隋唐燕乐小曲考论——关于词体发生方式的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煜梓;唐代燕乐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郭宏纪;近代以来的“燕乐音阶”观念[D];河南大学;2011年

3 韩启超;宋代宫廷燕乐盏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王晓婷;琴家、理论家丁纪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红梅;三种南宋传世乐谱的宫调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6 留生;作为音乐史家的朱谦之[D];广西艺术学院;2012年

7 张茜;陕西“苦音”之音阶调式思辨[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509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09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8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