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的话语空间与信息域生成

发布时间:2019-08-14 17:13
【摘要】:从比较的角度,讨论源自于传统的侗歌艺术传承场域话语方式与后现代情境下信息意义拓展及转化之间的关联。分析认为,现代语境下,侗歌艺术传承场域要素构成及其活动空间、话语方式,借助源自于传统的基础性条件和内在性根源,完全有可能让审美主体感知意义世界和审美世界的方式(一种有别于日常生存又植根于日常生存的方式)得以不断生成日臻丰富、完善,且让审美主体的审美自觉性和审美创造力,在现实人化和审美化过程中,转化为后现代情境下渴望意义系统整合和信息域得以拓展的动因。
[Abstract]:From a comparative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discourse mode of Dong song art inheritance field and the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meaning in postmodern situation. The analysis holds that in the modern context, the composition of Dong song art inheritance field elements and their activity space, discourse mode, with the help of the traditional basic conditions and internal roots, it is entirely possible for the aesthetic subject to perceive the meaning world and the aesthetic world (a way that is different from daily survival and rooted in daily survival) can be continuously enriched and perfected. And let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aesthetic creativity of the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process of realistic humanization and aestheticizatio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motivation of yearning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eaning system and the expansion of information domain in the postmodern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钦州学院;
【基金】:国家民委科研项目(07GX06)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景强;网络媒体的审美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杨福生;50年代前期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概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晓敏;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2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5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6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红专;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尺度的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泽忠;韦芳;;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的话语空间与信息域生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26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26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