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推波助澜——写在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民族声乐大赛之际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辽宁师范大学;
【分类号】:J616-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建民;赵世兰;;歌唱艺术——文化断想[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姜代康;“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于丽文;;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韵”[J];音乐生活;2008年08期
4 刘婕萍;;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音乐生活;2010年02期
5 崔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才智;2010年32期
6 刘暄;;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特征[J];音乐探索;2010年04期
7 周少容;;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4期
8 赵金霞;;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舒模;;继承与发扬民族声乐艺术传统[J];人民音乐;1957年03期
10 周巍峙;解放思想 拨乱反正 进一步繁荣民族声乐艺术——在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独唱、二重唱会演闭幕大会上的发言(摘要)[J];人民音乐;197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郑娜;;我的角度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畅萍;将“传承”与“借鉴”有机融合[N];运城日报;2011年
2 孙军;桂郁兰馨[N];光明日报;2005年
3 王丽芬;探究民歌“金氏唱法”的一把钥匙[N];光明日报;2008年
4 梁风雁;刘辉美国讲中国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5 记者 刁艳;名家讲座掀沈音70校庆高潮[N];音乐周报;2008年
6 记者 张洁邋通讯员 陈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湖北日报;2007年
7 高音;唱法如何划分?[N];音乐周报;2000年
8 ;从“声、情、字、味、表、养、像”解析贵州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N];音乐生活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孟影;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齐祥涛;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及嬗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何天生;张智斌民族声乐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6 刘雪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声、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邓秋婷;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声、韵、情”[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赵洪艳;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廖卉;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字、声、韵”[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0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4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