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立美”的核心与本质——也谈音乐审美的心理结构

发布时间:2019-11-23 08:51
【摘要】:文章重点对音乐审美心理结构问题展开研究,认为"立美"的最终目的是个体创建审美的心理结构,而音乐审美心理结构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多层次的结构。音乐审美感情是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建立的中间环节,对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和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图文】:

音乐审美教育,感情,价值观,理智感


的最终完成也恰恰是音乐审美教育最终追求的结果。图3 音乐审美感情的转换根据图3所示,只有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和引导下,音乐审美感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才可以实现向具有社会的、伦理道德意义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等不同情感类型)转换。换句话说,音乐审美感情“如果没有心灵的精神附着,就仅仅是一种情绪”。[3]588“心灵的精神附着”实质就是文化主体(审美主体)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引导下的一种文化主动选择行为,具有进步意义。①这种认识可以看作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学理层面的反映。②三、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与音乐审美、音乐审美教育及音乐审美能力之间的关系过去有关音乐审美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音乐审美、音乐审美教育、音乐审美能力等不同概念的内涵

的影响,因果关系图,效果图,时间顺序


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它主要体现为审美心理活动所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即音乐审美认知阶段(初始阶段),音乐审美感情阶段(实现阶段)和音乐审美性格阶段(效果延续阶段)。三个阶段不仅在发生的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如图1所示),在逻辑上也有因果关系(如图2所示)。  一方面,音乐审美心理活动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活动特点,音乐审美心理结构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动有所知、有所感、有所为在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中的体现。另一方面,音乐审美认知是产生音乐审美感情和塑造音乐审美性格的基础。准确深刻地进行音乐审美认知是产生强烈音乐审美感情和完美音乐审美性格的前提。而音乐审美感情和音乐审美性格对音乐审美认知也有重要的影响。音乐审美感情为音乐审美认知提供动力、音乐审美性格促使音乐审美认知不断深入。音乐审美感情和音乐审美性格是衡量审美主体音乐审美认知水平的重要标志。音乐审美感情是音乐审美认知向音乐审美性格转换的中间环节,塑造音乐审美性格(美育效果的延续阶段),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想目的,应重视对音乐审美感情这一中间环节的把握。(或者说音乐审美感情这一美育实践的实现阶段是关乎整个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建立的重点。)3.音乐审美感情向音乐审美情操的转换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前文已经对音乐审美感情有了界定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苏民;对中学美育现状的一得之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王渭清;人格面具膨胀的启示——《白鹿原》人物形象的符号象征意蕴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陈景春;试论审美体验的传播[J];编辑之友;2005年01期

5 阿文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6 李先雄,周建社,谭成清;大众健美操的社会文化价值探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高增霞;梁金辉;;关于体育运动中诸多美学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王颜芳;颜色的心理效应[J];商业研究;1999年08期

9 李道琳;论声乐作品的抽象因素与歌唱教学的形象化[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叶振启,许大为,刘海忠;园林植物配置的心理学启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6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7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8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欣;在此岸与彼岸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姗娜;简论文学和音乐的关系[D];厦门大学;2001年

6 陈敏;白薇和杨骚:话剧的性别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桂贞;论高校大众健美操的体育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梁江歌;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欧阳波;基于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人性化的ICAID系统[D];湖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民族音乐;2010年03期

2 崔有昌;音乐审美教育浅谈[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3期

3 高勤学;;音乐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7期

4 杨蓉;;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5 夏威;谈音乐审美教育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尹娟;音乐审美教育对情感因素的渗透与塑造[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马昭艳;;高师音乐审美教育的新思考[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08期

8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张敏;;浅谈如何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J];青年文学家;2009年09期

10 王晓光;;如何加强当代高校美育教育中的音乐审美教育[J];大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格桑朗珍;新课改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浅议[N];西藏日报;2010年

2 刘爽;音乐学与音乐教育的研究[N];音乐生活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蕾;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3 杨霖希;论音乐审美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4 朱裔文;中国音乐审美教育功能的渊源探索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丽;探究音乐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伟;廖家骅音乐教育理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梁a;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栾博强;感悟生命的意蕴[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齐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徐丹;《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4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64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