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新民谣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03:36
【摘要】:本文将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作为研究对象,把亚文化理论和新民谣结合起来,具体论述了新民谣的风格特征,并探讨在新媒介和消费文化的出现下,新民谣对主流文化从抵抗到收编的过程转变。新民谣是亚文化音乐中的一种类型,也是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形式。新民谣在21世纪后发展迅速,从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到与主流社会的关系,体现出边缘性和抵抗性的风格特征。新民谣的音乐主题具有多元化,具有地域性的生活气息和反讽性的戏谑反叛的符号特征。新民谣也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追求自我,建立身份认同和与主流文化相抵抗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新媒介和消费主义的出现下,新民谣音乐通过商品和意识形态两种途径走向了整合和收编的道路。本文深入分析了亚文化理论到后亚文化理论的变化和发展,通过亚文化的理论框架结合哲学和传播学的理论,重点解读了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的转变,新民谣音乐的风格特征和意义,最后通过新媒介和消费文化的介入,分析了新民谣的从抵抗到收编的过程。本文将以哲学和传播学的理论为核心,运用文献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下中国新民谣传播现状,分析新民谣与亚文化、消费文化和新媒介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焱烽;;素质教育视阈下大学校园亚文化的思辩[J];中国建设教育;2008年12期

2 杨晓君;;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亚文化探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对官场“亚文化”说“不”[J];共产党员(河北);2019年04期

4 胡云;;“伪亚文化”青年的精神困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年02期

5 李有林;;基于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6 潘晓婷;;网络游戏亚文化中的消费主义逻辑[J];青年记者;2018年05期

7 李常昊;;亚文化下以城市命名的民谣音乐兴起现象[J];电视指南;2017年14期

8 任红娟;;浅议青少年亚文化及其对青少年道德、心理的影响[J];成才之路;2009年16期

9 方元务;;高校校园亚文化内涵剖析[J];教书育人;2012年30期

10 王国强;校园“亚文化”引人深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杭湖;;公职群体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规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饶佳倩;;浅析亚文化理论体系下的职务犯罪[A];犯罪学论坛(第三卷)[C];2016年

3 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A];新闻学论集(第23辑)[C];2009年

4 徐伟南;;街头法则理论初探[A];犯罪学论坛(第一卷)[C];2014年

5 王洁;徐锡五;;司法亚文化的负向功能[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孙红刚;李晓文;;青少年打斗行为形成与平息机制及其亚文化特点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童戈;;我看同性恋、防艾与文化[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8 李涛;;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邪教产生的根源[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生成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贺婧;;亚文化视角下的体育人口发展问题[A];2018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释放网络“亚文化”的积极作用[N];环球时报;2018年

2 朱昌俊;应为网络时代“亚文化”划界[N];中华工商时报;2019年

3 高爽;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N];辽宁日报;2018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孙佳山;从亚运电竞金牌看中国亚文化的创造性[N];文汇报;2018年

5 林金芳;“腐败休闲游”背后的腐败亚文化[N];中国青年报;2006年

6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豪 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王馨悦;“娘气”亚文化 放过我的儿子吧[N];中国青年报;2018年

7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郭淑怡;昆仑万维收购同性网站 资本圈布局亚文化[N];证券时报;2017年

8 苏州大学“新媒体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马中红;亚文化符号:网络语言[N];中国青年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闫鸣;“腐败亚文化”,浊乱世风的“精神雾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

10 长沙晚报评论员 文峰;谁影响并改变着腐败亚文化[N];长沙晚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英;当代青少年羞耻观的特征及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学蔚;文化旅居者的跨文化关系建构[D];武汉大学;2014年

4 陈旭光;网络流行体研究:意义生产与记忆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5 顾亦周;文化对抗·文化疏离·文化衍替[D];苏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泽华;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及优化路径[D];郑州大学;2019年

2 肖靓;精神分析视角下社交网络中的“佛系”亚文化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9年

3 汪洁;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新民谣音乐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

4 刘畅之;与父权游戏:国内女性金属乐迷的聆听与认同[D];南京大学;2019年

5 窦文峥;亚文化视角下“野生字幕君”迷群文本生产与生存困境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6 王春霞;愤怒的青年—扎迪·史密斯三部小说的后亚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7 陈鸣;媒介场域中的中国当代民谣及其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8 高凌波;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9 张_(;粉丝应援亚文化特质与反思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10 王欣;学校场域下的“另类”青春[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2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612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