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中国古代歌唱理论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11:37
【摘要】:中国古代歌唱理论以历史典籍为理论承载,记载了我国古代歌唱实践涉及到的技术理论、表演理论、教学理论等内容。元代之前的古代歌唱理论文献多存于官修正史中的艺文志、乐志部分,及部分类书中;元代之后的理论文献多集中于各类戏曲理论专著之中。中国古代歌唱理论作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宝贵的理论遗产,凝结了几千年来歌唱艺术实践中总结出的优秀经验。随着古代歌唱艺术自身的发展和丰富,歌唱理论逐渐深入,完成自身的体系化,并成为中国民族歌唱实践的重要支撑。首先,本文采用音乐文献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歌唱理论文献以断代搜集和梳理的工作将文献中的歌唱理论进行系统分类,提炼出古代歌唱理论的发展线索、总结发展逻辑,清晰古代歌唱理论历史脉络。其次,本人归纳现有古代歌唱理论文献中的书写体例、文章结构,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结合当下民族声乐歌唱研究成果,以“气息”、“咬字”、“行腔”、“情感”四部分凝练出中国古代歌唱理论结构体系,根据其丰富的层次内容完成体系建构,并展开论述。最后,对中国古代歌唱理论在近现代的继承和发展,及当下在民族声乐学科中的运用情况进行梳理,说明古代歌唱理论对于民族声乐学科发展起到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并以古代歌唱理论发展的视角对民族声乐理论展开展望。对于古代歌唱理论的研究既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该内容的研究有助于当下清晰古代歌唱理论的历史脉络,也有助于通过其丰富的内容建构中国古代歌唱理论的的体系结构,对当今民族声乐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阶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谷杰;;中国古代“善歌者”之“善”——论古代声乐的审美面面观[J];戏剧之家;2009年02期

3 刘辉;;关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教材建设问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都本玲;;传统声乐理论的现实意义与郭兰英的成功经验[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5 金铁霖;;在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6 朱洁琼;;我国古代歌唱艺术管窥[J];中国音乐;2006年02期

7 陈石萍;中国声乐史折枝[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余惠承;“善歌者,必先调其气”[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陆如鸣;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比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娜琳;试论美声歌唱的“立腔”与“行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2 曲洋;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拾掇[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一冰;绕梁余音何以丽 声振林木藉丹田[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魏琳;传统声乐文化的回归[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蔡静;“情”“声”“字”“气”——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视野下的唱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都本玲;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孙晨;中国传统唱论的历史观照及其现实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俊玲;明清演唱理论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兰晓薇;民族声乐润腔技法及其符号规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16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616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7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