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歌唱理论文献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铁霖;;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阶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谷杰;;中国古代“善歌者”之“善”——论古代声乐的审美面面观[J];戏剧之家;2009年02期
3 刘辉;;关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教材建设问题[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都本玲;;传统声乐理论的现实意义与郭兰英的成功经验[J];中国音乐学;2008年02期
5 金铁霖;;在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6 朱洁琼;;我国古代歌唱艺术管窥[J];中国音乐;2006年02期
7 陈石萍;中国声乐史折枝[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余惠承;“善歌者,必先调其气”[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陆如鸣;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比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2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娜琳;试论美声歌唱的“立腔”与“行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2 曲洋;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拾掇[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一冰;绕梁余音何以丽 声振林木藉丹田[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魏琳;传统声乐文化的回归[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5 蔡静;“情”“声”“字”“气”——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视野下的唱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都本玲;中国传统声乐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孙晨;中国传统唱论的历史观照及其现实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俊玲;明清演唱理论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兰晓薇;民族声乐润腔技法及其符号规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16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61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