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0 09:23
【摘要】:豫西,也就是指河南的西部地区,豫西地区包括洛阳市和三门峡市两个地级市。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大地,孕育了曾是举世闻名的河洛文化。洛阳古称为“天下之中”,在累计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这里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先进的文人、文学思想、文学流派在这里聚集,造就了其悠久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由于其丰厚的底蕴,才滋养着其民歌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并经过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变革和洗礼沉淀下来,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豫西地区在丰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下,为我们呈现了多种多样的民歌艺术,本人在采风中了解到其民歌作品种类的丰富,经过收纳、整理、归类之后构成了论文框架,形成了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为五个模块,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题的缘由、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一章,河南民歌中的瑰宝—豫西民歌。由二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豫西民歌概述:笔者从历史视角与地理视角两个角度,简要介绍豫西民歌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豫西民歌的种类及其基本特征:其中从体裁内容角度看,豫西民歌分为传统民歌、历史民歌、新民歌三大类;从体裁形式看又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六种,笔者分别对以上种类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介绍。第二章,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学特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豫西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笔者从音阶调式、曲式结构、旋律节奏、节拍词段等方面,分别对豫西民歌的六种体裁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二部分,豫西民歌的文学特征分析:此部分笔者从豫西民歌的歌词特点、歌词表达方式、歌词的表现手法、衬字衬词、衬句、叠词在歌词中的运用等方面分析研究。第三章,豫西民歌的演唱特点分析。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咬字吐字;第二部分润腔与衬腔,其中润腔包括倚音、波音、滑音的运用与演唱,衬腔包括语语气衬腔、韵律式衬腔、整句衬腔的演唱;第三部分方言语调,笔者分别从读音的差别与声调的不同来分析研究豫西民歌在演唱上的特点。第四章,对豫西民歌的保护及建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保护豫西民歌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其中包括,民歌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小、河南豫剧的巨大冲击、传承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三方面;第二部分,豫西民歌保护的建议与对策,分别从,整理歌集并发行、民歌进校园入课堂、乡音乡情教育、社区文化多样发展、举办比赛豫西人唱豫西歌、电视传播六个方面分析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14;J6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蕙;;豫西民歌探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谢聪;河南信阳民歌的润饰形态及演唱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17年

2 张艾娟;浅析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技巧[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岚;北方方言在歌唱中的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小琳;河南驻马店民歌小调的艺术风格及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5 华蓓蓓;河南中牟民歌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珊珊;《河南民歌—方言与歌唱》浅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舫;王昌芝演唱河南民歌之探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荆州;河南信阳民歌的风格及演唱技巧[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57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657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