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山东菏泽民歌《包楞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10:41
【摘要】:中国的民间歌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而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山东民歌中的菏泽民歌,也有十分独特的风格与特征,它的产生、发展等也是与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的。 山东菏泽民歌《包楞调》,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鲁西南民歌,发源于菏泽成武县,是一首颇具特色的民间花腔歌曲。《包楞调》原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民歌,属于活跃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口头性传唱艺术。这首民间小调作为目前民族声乐中的一首花腔歌曲,自被彭丽媛演唱并传播后,已发展成了古筝、舞蹈等多种形式,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教学价值,并在2006年被列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多种文化类型的发展,《包楞调》的发展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而笔者是菏泽成武人,怀着对成武《包楞调》传承的希望,笔者通过对《包楞调》这首民间小调的全面分析和阐释,希望可以搜集到更多丢失的相关资料让欣赏者感受到更深的地方性特色歌曲具有的独特魅力,加深演唱者对歌曲的认识,更加易于演唱者对歌曲的把握。能够为成武《包楞调》的传承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使《包楞调》能够在民间和社会上推广传承,并被广泛传唱。 除去引言和结语,笔者将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在第三、四章。第一章,是菏泽地区的民歌概况,分别对菏泽民歌产生的背景、总体特色和菏泽成武民歌的概况等分别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能够让读者对菏泽与成武民歌有一个认识和了解;第二章,是对《包楞调》的音乐文化探索,本章较为详细的总结阐述了《包楞调》产生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历史渊源、以及它的发展变革,另外,还对《包楞调》的研究价值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第三章,是《包楞调》的音乐作品分析及艺术特征,搜集并分析了歌词的基本内容、曲式和声等方面。从多个方面对《包楞调》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通过结合自身的经验着重分析了《包楞调》的演唱风格,对菏泽民歌的润腔技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着重对《包楞调》的演唱与版本进行了比较;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包楞调》的传承及以后的动向等问题。笔者希望通过对菏泽民歌《包楞调》的研究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希望社会各界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开始关注和保护民族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海鸥;;方言对山东民歌旋律的影响[J];广播歌选;2010年06期

2 张景元;;山东民歌调式分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3 仝云蛟;;浅析山东民间小调的方言风格特色[J];科技风;2010年12期

4 宋春燕;;对山东民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齐鲁艺苑;2011年01期

5 张雁;;再谈《包楞调》[J];青年文学家;2011年01期

6 赵静;《包楞调》的音乐发展手法特点[J];戏文;2005年03期

7 魏占河;山东民歌演唱漫议[J];中国音乐学;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楚亚丽;山东成武民歌演唱风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海鸥;论山东民歌演唱的传统特色之继承与创新——兼谈我演唱山东民歌时的体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晨燃;菏泽地区民歌曲调与演唱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欣欣;山东诸城茂腔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3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773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