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谭盾音乐的“中国意味”
发布时间:2020-11-01 08:32
西方音乐如何与中国传统民乐,或古典音乐结合,国内许多音乐人都有过尝试,谭盾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二十世纪经典作曲家”(中国文化部授予)、“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纽约时报评论),谭盾以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颇具争议的表达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揉进西方音乐的表演当中,传递出浓厚的中国意味。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以谭盾的四部交响曲《交响曲1997:天·地·人》、《水乐》、《纸乐》、《陶乐:大地之声》为例,通过创作理念、传达载体以及作品意境三方面的分析,展示了谭盾力图通过音乐来表达天地同和、万物同源、乐与天通、物我同一等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二、“故乡情结”的具象表达。以钢琴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多媒体交响曲《地图——寻找消失中的根籁》两部代表作为例来展开分析,《回忆》虽是钢琴曲,但在乐曲的旋律与调式的处理上,大胆糅合了湖南民歌的特色,制造出湖湘民间乐器的表演效果。而《地图》除了在交响乐队中大量使用民族乐器,更借助多媒体技术直接展现湖湘民俗风情。两部作品风格迥异,但共同传达了谭盾的故乡情节与保留文化根源的音乐梦想。 三、浓墨重彩的“东方神秘主义”。以剧场音乐《鬼戏》与大型实景音乐表演《少林禅宗音乐大典》两部作品为主要案例,从舞台设置、情结构建、表现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谭盾的音乐尝试,即以行为化、剧场化的方式,将巫傩与禅宗情景再现,展示了谭盾对东方神秘主义文化的个人偏好,这也是谭盾将西方音乐中国化的又一尝试。 谭盾在音乐上的尝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也为中国音乐的当代发展与走向国际带来了重要启示,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主旨与意义所在。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J605;J6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四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1.1 音乐技艺方面研究
1.4.1.2 作品以及人物评价分析
1.4.1.3 访谈与讲座
1.4.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5.2.1 学术意义
1.5.2.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天人合一”的审美传达
第一节 创作理念
2.1.1 天时、地利、人和
2.1.2 万物同源与和谐发展
第二节 乐曲配器
2.2.1 “金石之声”——编钟
2.2.1.1 音列中的“律数之和”
2.2.1.2 听觉中的调式之和
2.2.1.3 象征中的国运之和
2.2.2 “乐与天通”——中国鼓
2.2.3 生命不息——水
2.2.4 物我同一——陶
第三节 审美意境传达
2.3.1 空灵悠远的自然风景
2.3.2 悲怆磅礴的山水画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回忆》与《地图》——谭盾音乐的故乡情结
第一节 故乡情结的体现
3.1.1 画布中的彩色风物
3.1.2 笔下的情感透视
3.1.3 音符中的熟悉旋律
第二节 音乐的乡土色彩
3.2.1 湖湘乡土音乐的运用
3.2.1.1 民歌为素材
3.3.1.2 民间乐器声音的模仿
3.2.2 湘西民俗事项的呈现
3.2.2.1 民俗事项的真实再现
3.2.2.2 回归故里的舞台
3.2.3 糅合与应和的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谭盾音乐的东方神秘主义意味
第一节 诡异的巫傩
4.1.1 剧场音乐的行为化与戏剧化表达
4.1.2 音乐元素的巫术式组合
第二节 邈远的禅宗
4.2.1 “了知境界,如梦如幻”的舞台
4.2.2 僧侣生活的日常叙事
4.2.3 禅修意味的表现方式
4.2.3.1 佛经式乐章命名
4.2.3.2 动静结合的禅修场景再现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5287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J605;J6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四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1.1 音乐技艺方面研究
1.4.1.2 作品以及人物评价分析
1.4.1.3 访谈与讲座
1.4.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5.2.1 学术意义
1.5.2.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天人合一”的审美传达
第一节 创作理念
2.1.1 天时、地利、人和
2.1.2 万物同源与和谐发展
第二节 乐曲配器
2.2.1 “金石之声”——编钟
2.2.1.1 音列中的“律数之和”
2.2.1.2 听觉中的调式之和
2.2.1.3 象征中的国运之和
2.2.2 “乐与天通”——中国鼓
2.2.3 生命不息——水
2.2.4 物我同一——陶
第三节 审美意境传达
2.3.1 空灵悠远的自然风景
2.3.2 悲怆磅礴的山水画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回忆》与《地图》——谭盾音乐的故乡情结
第一节 故乡情结的体现
3.1.1 画布中的彩色风物
3.1.2 笔下的情感透视
3.1.3 音符中的熟悉旋律
第二节 音乐的乡土色彩
3.2.1 湖湘乡土音乐的运用
3.2.1.1 民歌为素材
3.3.1.2 民间乐器声音的模仿
3.2.2 湘西民俗事项的呈现
3.2.2.1 民俗事项的真实再现
3.2.2.2 回归故里的舞台
3.2.3 糅合与应和的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谭盾音乐的东方神秘主义意味
第一节 诡异的巫傩
4.1.1 剧场音乐的行为化与戏剧化表达
4.1.2 音乐元素的巫术式组合
第二节 邈远的禅宗
4.2.1 “了知境界,如梦如幻”的舞台
4.2.2 僧侣生活的日常叙事
4.2.3 禅修意味的表现方式
4.2.3.1 佛经式乐章命名
4.2.3.2 动静结合的禅修场景再现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颖;跟我寻找回家的路 谭盾口述《地图》[J];北方音乐;2004年10期
2 王振东;;从“巫”到“礼”——道教音乐美学思想流变简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龚丽娅;;从谭盾的音乐现象看艺术流派的形成[J];电影评介;2008年14期
4 宋丽娜;任琳琳;;浅析谭盾音乐作品中的后现代元素[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8期
5 赵世民;;我的音乐梦幻无边——访谭盾[J];北京纪事;2001年19期
6 高盼;;浅谈音乐艺术的个性与人类性——暨谭盾的音乐创作[J];黄河之声;2010年02期
7 程文文;;从“艺术终结论”看音乐艺术的现代探索[J];黄河之声;2010年04期
8 冯光生;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白丹;;世界与民族的美妙交融——谈谭盾钢琴组曲《忆》[J];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10 李昆丽;新民乐的融合之路与当前的审美缺失[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美辉;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和平;谭盾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65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86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