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派”琵琶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18:01
琵琶,是本土与外来乐器相融合的结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琵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我国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社会文化进程紧密相连,体现了社会发展中人们不断变换的思想理念与审美需求。自秦汉至今,在琵琶发展历史中共分为四个阶段:产生期、发展期、成熟期、变革期。成熟期为汉魏六朝时期,是本土琵琶与外来琵琶文化碰撞的初步阶段;发展期为唐宋元朝时期,是本土琵琶与外来琵琶相融合的时期,并在这一阶段完成本土化变革;成熟期为明清时期,此时的琵琶无论是形制、持琴方式还是演奏方法都与现代相似,这一阶段琵琶已完全发展成为我国的民族乐器;变革期为民国至今这一阶段,20世纪以来中西音乐交流繁荣,琵琶演奏形式和风格都具有多样化。琵琶流派的发展始于成熟期阶段,最早分为“南北派”,其中北派代表人物是“直隶王君锡”,南派代表人物是“浙江陈牧夫”,发展的后期分为浦东派、平湖派、无锡派、崇明派、汪派和山东派,其中只有山东派发展于我国北方地区,此时琵琶的发展呈现出“南盛北衰”的趋势。明代“北派”琵琶是指以我国北方直隶地区为主要传承的琵琶艺术,这里的直隶是指以京师(现北京)为主要中心,包括河南、山东、河北、...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古代琵琶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琵琶发展历史的分期
一、产生期(汉魏六朝时期)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宋元时期)
三、成熟期(明清时期)
四、变革期(近现代时期)
第二节 琵琶流派的起源与发展
一、琵琶流派的溯源
二、琵琶流派发展的南移
第二章 明代“北派”琵琶艺术
第一节 “北派”界定
一、地域之界定
二、时间之界定
三、“北派”与北方之辨析
第二节 “北派”乐人群体
一、乐家
二、教坊乐人
三、伎妾
四、仕宦
第三节 “北派”曲目
一、前朝古曲
二、自创新曲
三、琴曲改编
第四节 “北派”风格
一、“官人琵琶”与“妓人琵琶”的分化
二、以“清弹”为主的演奏形式
三、演奏美学特征
第三章 明代琵琶发展态势及艺术价值
第一节 明代琵琶发展态势
一、“北盛南衰”的发展趋势
二、从伴奏向独奏的演变
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第二节 琵琶北派的艺术价值
一、北派与南派的关系
二、北派的史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琵琶艺术——《中国华乐大典·琵琶卷》序[J]. 袁静芳. 中国音乐学. 2016(02)
[2]失而复声的北派琵琶曲[J]. 李荣声. 中国音乐. 2015(02)
[3]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探赜[J]. 吴慧娟. 中国音乐学. 2015(02)
[4]近代琵琶流派的形成与分类[J]. 韩超. 黄河之声. 2014(11)
[5]北派琵琶传人王露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传播[J]. 刘佳明. 兰台世界. 2014(04)
[6]琵琶发展史略[J]. 刘静. 音乐大观. 2013(03)
[7]从《弦索备考》看琵琶的发展演绎[J]. 张进. 音乐探索. 2012(02)
[8]明清琵琶艺术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J]. 王哲. 民族音乐. 2010(06)
[9]明清时期琵琶在民间音乐伴奏中的运用[J]. 何丽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10]宋、元、明琵琶图像考——琵琶乐器汉化过程的图像分析[J]. 郑祖襄. 中国音乐学. 2008(04)
硕士论文
[1]北派琵琶艺术若干问题研究[D]. 房钰.上海音乐学院 2015
[2]论唐代的琵琶音乐与琵琶文化[D]. 谢雅竹.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中国古代琵琶艺术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D]. 张玮琪.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宋辽时期琵琶音乐历史追踪[D]. 滕斐.沈阳音乐学院 2014
[5]瀛洲古调历史发展与现状[D]. 柯囡.中央音乐学院 2012
[6]论中国琵琶发展的三次高峰[D]. 于源春.中央音乐学院 2011
[7]论中国琵琶形制的形成与发展[D]. 李叶丹.中央音乐学院 2008
[8]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研究[D]. 吴蓉.河南大学 2008
[9]琵琶音乐及文化内涵[D]. 贾剑蕾.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20世纪初叶江南琵琶传派艺术研究[D]. 赵瑾.上海音乐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97327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古代琵琶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琵琶发展历史的分期
一、产生期(汉魏六朝时期)
二、发展期(隋唐五代宋元时期)
三、成熟期(明清时期)
四、变革期(近现代时期)
第二节 琵琶流派的起源与发展
一、琵琶流派的溯源
二、琵琶流派发展的南移
第二章 明代“北派”琵琶艺术
第一节 “北派”界定
一、地域之界定
二、时间之界定
三、“北派”与北方之辨析
第二节 “北派”乐人群体
一、乐家
二、教坊乐人
三、伎妾
四、仕宦
第三节 “北派”曲目
一、前朝古曲
二、自创新曲
三、琴曲改编
第四节 “北派”风格
一、“官人琵琶”与“妓人琵琶”的分化
二、以“清弹”为主的演奏形式
三、演奏美学特征
第三章 明代琵琶发展态势及艺术价值
第一节 明代琵琶发展态势
一、“北盛南衰”的发展趋势
二、从伴奏向独奏的演变
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第二节 琵琶北派的艺术价值
一、北派与南派的关系
二、北派的史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琵琶艺术——《中国华乐大典·琵琶卷》序[J]. 袁静芳. 中国音乐学. 2016(02)
[2]失而复声的北派琵琶曲[J]. 李荣声. 中国音乐. 2015(02)
[3]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探赜[J]. 吴慧娟. 中国音乐学. 2015(02)
[4]近代琵琶流派的形成与分类[J]. 韩超. 黄河之声. 2014(11)
[5]北派琵琶传人王露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及传播[J]. 刘佳明. 兰台世界. 2014(04)
[6]琵琶发展史略[J]. 刘静. 音乐大观. 2013(03)
[7]从《弦索备考》看琵琶的发展演绎[J]. 张进. 音乐探索. 2012(02)
[8]明清琵琶艺术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J]. 王哲. 民族音乐. 2010(06)
[9]明清时期琵琶在民间音乐伴奏中的运用[J]. 何丽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10]宋、元、明琵琶图像考——琵琶乐器汉化过程的图像分析[J]. 郑祖襄. 中国音乐学. 2008(04)
硕士论文
[1]北派琵琶艺术若干问题研究[D]. 房钰.上海音乐学院 2015
[2]论唐代的琵琶音乐与琵琶文化[D]. 谢雅竹.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中国古代琵琶艺术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D]. 张玮琪.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宋辽时期琵琶音乐历史追踪[D]. 滕斐.沈阳音乐学院 2014
[5]瀛洲古调历史发展与现状[D]. 柯囡.中央音乐学院 2012
[6]论中国琵琶发展的三次高峰[D]. 于源春.中央音乐学院 2011
[7]论中国琵琶形制的形成与发展[D]. 李叶丹.中央音乐学院 2008
[8]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研究[D]. 吴蓉.河南大学 2008
[9]琵琶音乐及文化内涵[D]. 贾剑蕾.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20世纪初叶江南琵琶传派艺术研究[D]. 赵瑾.上海音乐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973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97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