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粤曲与民族唱法中的演唱技巧结合——以《荔枝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5 23:21
《荔枝颂》是一首岭南风情的歌曲,由于其音乐风格鲜明,成为广东及海外粤籍华人广泛传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粤曲小调。粤曲是广府地区代表性曲艺曲种,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相较于传统粤剧唱腔有些许出入,不过在经过民族唱法的融合后就形成了一种极具韵味的独特风格。因此有许多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会去演绎唱《荔枝颂》,即便这些专业性演绎者能够表现出曲子的核心思想,演唱动人,可是粤曲韵味、发音等却不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本文将以《荔枝颂》这首粤曲为例子从其创作背景、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及演唱分析等方面深入探究,从而挖掘出融入民族演唱技巧后的粤曲的独特价值,主张发扬传统文化,展示粤曲魅力。
【文章来源】:艺术评鉴. 2020,(2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荔枝颂》的创作背景
二、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
三、关于《荔枝颂》的演唱分析
(一)《荔枝颂》的演唱特点
1. 地域性特点
2. 语言特点
3. 呼吸的灵活运用
(二)《荔枝颂》的音乐分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J]. 杨茜媛,柏林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02)
[2]粤曲《荔枝颂》的传奇[J]. 刘玲玉. 南国红豆. 2016(06)
[3]民族声乐演唱对于地域风格的演绎[J]. 崔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4]关于粤剧的现状与发展[J]. 孔焕珍. 艺术科技. 2014(05)
[5]一曲绝响《荔枝颂》——为纪念红线女而作[J]. 成萌. 曲艺. 2014(03)
[6]论粤剧的危机与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J]. 蒋书红. 文化遗产. 2010(03)
[7]三首粤曲小调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技巧[J]. 黄桂芳. 艺术探索. 2009(03)
[8]红线女艺术风格论[J]. 何西来. 红河学院学报. 2007(06)
[9]论广州话九声与粤剧唱腔的关系(续)[J]. 李雁. 广州音院学报. 1981(03)
硕士论文
[1]粤剧《荔枝颂》的演唱风格探究[D]. 赵洁.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84992
【文章来源】:艺术评鉴. 2020,(2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荔枝颂》的创作背景
二、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
三、关于《荔枝颂》的演唱分析
(一)《荔枝颂》的演唱特点
1. 地域性特点
2. 语言特点
3. 呼吸的灵活运用
(二)《荔枝颂》的音乐分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J]. 杨茜媛,柏林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9(02)
[2]粤曲《荔枝颂》的传奇[J]. 刘玲玉. 南国红豆. 2016(06)
[3]民族声乐演唱对于地域风格的演绎[J]. 崔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4]关于粤剧的现状与发展[J]. 孔焕珍. 艺术科技. 2014(05)
[5]一曲绝响《荔枝颂》——为纪念红线女而作[J]. 成萌. 曲艺. 2014(03)
[6]论粤剧的危机与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J]. 蒋书红. 文化遗产. 2010(03)
[7]三首粤曲小调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技巧[J]. 黄桂芳. 艺术探索. 2009(03)
[8]红线女艺术风格论[J]. 何西来. 红河学院学报. 2007(06)
[9]论广州话九声与粤剧唱腔的关系(续)[J]. 李雁. 广州音院学报. 1981(03)
硕士论文
[1]粤剧《荔枝颂》的演唱风格探究[D]. 赵洁.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84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08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