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想曲”体裁的音乐史阐释
本文关键词:“狂想曲”体裁的音乐史阐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狂想曲”体裁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古典时期。在18世纪的中叶,西方音乐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巴洛克时期过渡到古典时期,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时期出现的交替变化,使得钢琴艺术史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以转变审美趣味为起点,从键盘乐器的更迭到作品曲式的创新等方面,最终得以实现到演奏实践改变的成功过渡。“狂想曲”体裁指在无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朗诵者对史诗具有感情的大声朗诵。而这一名称最早来源于希腊文(rhapsoidia),意思即为“史诗”,托马谢克则是“狂想曲”体裁的创始人。本文正是从源头找起,对“狂想曲”体裁进行音乐史阐释。 全文通过三个部分对“狂想曲”体裁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第一部分,阐述音乐史中的“狂想曲”体裁,以“狂想曲”体裁的社会成因、文化背景为切入点来阐述“狂想曲”体裁形成的原因及创作风格。从钢琴“狂想曲”体裁及其它器乐“狂想曲”体裁两个方面论述“狂想曲”体裁。第二部分,“狂想曲”体裁的艺术特征,通过整个音乐发展史的脉络线条来论述“狂想曲”体裁从产生到发展、创新的过程,并举出一些作曲家的代表曲目为例进行阐述。分别从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20世纪法国印象主义及20世纪(印象主义后)四个阶段的概述及代表作曲家的作品,例如勃拉姆斯的、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德彪西的《第一单簧管狂想曲》、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冼星海的《中国狂想曲》等等。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旨,通过对“狂想曲”体裁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通过对托马谢克及他的学生的作品来论述“狂想曲”体裁的创立,并了解“狂想曲”体裁早期的发展;2、是本部分的重点,论述了李斯特对“狂想曲”体裁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从音阶调式体系、变奏手法和曲式结构几方面对《匈牙利狂想曲》进行详细分析,并研究其民族性;最后对近现代作曲家的一些“狂想曲”作品进行诠释,从音乐史的角度解读“狂想曲”体裁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音乐史 “狂想曲”体裁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3
- 第一章 托马谢克与“狂想曲”体裁的创立13-19
- 1.1 托马谢克对“狂想曲”体裁的创立13-14
- 1.2 托马谢克的学生与早期“狂想曲”体裁14-15
- 1.3 社会成因15
- 1.4 文化背景15-19
- 1.4.1 文学16-17
- 1.4.2 美术17-19
- 第二章 音乐作品中的“狂想曲”体裁19-25
- 2.1 “狂想曲”体裁19-21
- 2.1.1 钢琴“狂想曲”体裁20-21
- 2.1.2 其它器乐“狂想曲”体裁21
- 2.2 代表人物21-25
- 2.2.1 钢琴“狂想曲”代表人物22
- 2.2.2 其它器乐“狂想曲”代表人物22-23
- 2.2.3 中国“狂想曲”23-25
- 第三章 音乐史中的“狂想曲”作品25-53
- 3.1 浪漫主义时期25-36
- 3.1.1 概述25-26
- 3.1.2 勃拉姆斯的两首“狂想曲”26-27
- 3.1.3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27-36
- 3.2 19 世纪欧洲民族乐派36-39
- 3.2.1 概述36-37
- 3.2.2 夏布里埃与他的《西班牙狂想曲》37-38
- 3.2.3 拉赫玛尼诺夫与管弦乐“狂想曲”38-39
- 3.3 二十世纪法国印象主义39-42
- 3.3.1 概述39-40
- 3.3.2 德彪西与拉威尔的“狂想曲作品”40-42
- 3.4 二十世纪(印象主义后)42-52
- 3.4.1 概述42-43
- 3.4.2 爵士交响《蓝色狂想曲》43-46
- 3.4.3 中国民乐“狂想曲”46-52
- 3.5 “狂想曲”体裁的艺术特征52-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 A59-61
- 附录 B61-63
- 附录 C63-67
- 附录 D67-69
- 附录 E69-71
- 致谢71-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磊;;浅析德彪西《第一单簧管狂想曲》的演奏[J];大舞台(双月号);2008年03期
2 崔东伟;;李斯特与匈牙利狂想曲中的民族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童师柳;;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结构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王建民;源于民间 根系传统——《第二二胡狂想曲》创作札记[J];人民音乐;2003年09期
5 刘培培;;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分类及创作特征探究[J];四川戏剧;2010年04期
6 潘龙华;;试析《蓝色狂想曲》的“爵士”情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乔弗雷·诺里斯;汪声裕;;谢·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王沥沥;;一部充满中国情愫的遗憾之作——谈冼星海的《中国狂想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张力;;边缘的恐惧——试析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与苏轼《卜算子》的精神内涵[J];艺术探索;2009年03期
10 王广国;;论王建民《第一二胡狂想曲》的创作手法[J];艺术探索;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琳;谢苗诺夫两首《顿河狂想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彬;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童师柳;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徐芳艳;王建民二胡作品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明明;拉威尔双钢琴曲《西班牙狂想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探析[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6 田晶;勃拉姆斯《钢琴狂想曲》Op.79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奕;传统琴弦上的现代“狂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江琳;格什文《蓝色狂想曲》的音乐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颖婷;德彪西《第一单簧管狂想曲》演奏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狂想曲”体裁的音乐史阐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2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