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藜歌词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08:41
张藜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词作家,在长达近七十年的创作实践中,创作了大量构思独特,地域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精品佳作,构建起他自己被论家誉为“俚语之俗风,歌诗之雅趣”的个性话语系统。他的人生阅历、艺术经历,创作历程以及语言特色,对于今日词坛许多中青年词作家,都不啻为一面镜子;对此做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研究,对于创新音乐文学理论,丰富创作实践、提升作品审美品位,也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对张藜成长经历、社会背景、创作轨迹、艺术主张等进行探讨的同时,着重研究张藜歌词创作中的语言特色、创作风格、意象表达、情感内容等。尝试揭示张藜的歌诗艺术观与受众审美接受的关系,以期阐释张藜饱含生活气息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选择以张藜为研究对象,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他“大器晚成”的创作经历、独树一帜的意象构建、词以载道的美学认知,基于审美经验的歌诗艺术观,都为当今繁荣和发展音乐文学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文章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有关音乐文学的研究
(二)有关中国词作家研究
(三)有关词作家张藜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藜与歌词创作
第一节 张藜其人
一、饱受历练,艺术思想初现端倪
二、鲁艺洗礼,广博知识滋养成长
三、厚积薄发,创造着丰收的岁月
第二节 张藜歌词创作
一、主题的鲜明性
二、表达的思辨性
三、画意的丰富性
第二章 张藜歌词的意象表达和情感内容
第一节 张藜歌词意象表达的个性特征
一、意象撷取的地域性
二、意象表达的首创性
三、意象表达手法的多样性
第二节 张藜歌词创作的情感内容
一、“文以载道”的人文情怀
二、拥抱祖国的大我世界
三、质朴豁达的百姓词家
四、饱含忧思的悲悯情结
第三章 张藜歌诗艺术观研究
第一节 关于歌词与诗歌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张藜歌诗艺术观的形成
第三节 张藜歌诗艺术观的发展
第四节 张藜歌诗艺术观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张藜歌词人民性意识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对人民性意识的传承与实践
第二节 张藜人民性意识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与受众文化心理需求的高度契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335854
【文章来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有关音乐文学的研究
(二)有关中国词作家研究
(三)有关词作家张藜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藜与歌词创作
第一节 张藜其人
一、饱受历练,艺术思想初现端倪
二、鲁艺洗礼,广博知识滋养成长
三、厚积薄发,创造着丰收的岁月
第二节 张藜歌词创作
一、主题的鲜明性
二、表达的思辨性
三、画意的丰富性
第二章 张藜歌词的意象表达和情感内容
第一节 张藜歌词意象表达的个性特征
一、意象撷取的地域性
二、意象表达的首创性
三、意象表达手法的多样性
第二节 张藜歌词创作的情感内容
一、“文以载道”的人文情怀
二、拥抱祖国的大我世界
三、质朴豁达的百姓词家
四、饱含忧思的悲悯情结
第三章 张藜歌诗艺术观研究
第一节 关于歌词与诗歌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张藜歌诗艺术观的形成
第三节 张藜歌诗艺术观的发展
第四节 张藜歌诗艺术观的现实意义
第四章 张藜歌词人民性意识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对人民性意识的传承与实践
第二节 张藜人民性意识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与受众文化心理需求的高度契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335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33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