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专辑《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的音乐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4 14:42
流行音乐源于美国,从根源风格到衍生风格种类之繁多、体系之庞大。摇滚乐作为其中的一员,具有包容性极强的特点,衍生风格多达数十种,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摇滚乐诞生的初期,在英国有着这样四位怀揣摇滚乐梦想的青年,组建的一支名为披头士(The Beatles)的乐队,将摇滚乐的浪潮推向全世界。披头士乐队被称作摇滚乐的历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从组建到解散的短短十年时光中,不断地探索摇滚乐的无限魅力。在披头士乐队众多优秀的专辑当中,于1967年发行的录音室专辑《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在概念专辑(1)的定义悄然兴起的年代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摇滚乐的历史上最早被大众群体所接受的概念专辑之一。披头士们努力地尝试将本不属于摇滚乐的元素融入歌曲当中,并且做到了每一首歌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亮点。在这种具有如此实验性的音乐创作过程中,碰撞出了化学反应一般五彩斑斓的音乐盛宴。这张专辑被赋予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非常新潮的概念与先进的音乐思维,为当时的摇滚乐乃至流行音乐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本篇论文从披头士的概...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谱例分析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一、披头士时代
(一)摇滚乐的诞生
1.起源
2.特征
3.代表歌曲
(二)英国入侵与披头士乐队
1.英国摇滚乐入侵美国
2.披头士乐队
3.第八张录音室专辑《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
二、《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专辑音乐分析
(一)《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二)《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三)《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四)《Getting Better》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五)《Fixing a Hol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六)《She is Leaving Hom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七)《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八)《Within You Without You》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九)《When I’m Sixty-Four》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十)《Lovely Rita》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十一)《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十二)《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Repris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十三)《A Day In The Lif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三、流行音乐分析方法研究
(一)《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专辑分析汇总
(二)分析过程与方法
1.确定流行音乐作品风格
2.流行音乐作品中的声音素材捕捉
3.流行音乐作品内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叛逆的声音与颠覆的年代——试论美国1960年代摇滚乐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J]. 俞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2]摇滚巨响——Beatles《帕伯中士》发行四十周年纪[J]. 马文石. 吉它. 2007(03)
[3]认识摇滚(下篇)——摇滚乐系列研究之一[J]. 刘小山.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4]认识摇滚(上篇)——摇滚乐系列研究之一[J]. 刘小山.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04)
[5]美国摇滚乐现象初探[J]. 钟子林.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3(01)
硕士论文
[1]披头士唱片封面设计研究[D]. 唐宽欣.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1960年代的流行音乐文化标志—“披头士”与“滚石”乐队风格对比研究[D]. 刘硕秋.南京艺术学院 2015
[3]迷幻摇滚:音乐语言与社会意义[D]. 任少仁.上海音乐学院 2010
[4]20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摇滚乐发展之研究[D]. 官群.山东师范大学 2010
[5]继往开来 流光溢彩[D]. 宋丹.山东师范大学 2008
[6]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不列颠入侵”现象研究[D]. 董莹.河南大学 2008
[7]关于拼贴艺术[D]. 佟艳.辽宁师范大学 2008
[8]《格尔尼卡》的形式与意蕴[D]. 王文灏.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9482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谱例分析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一、披头士时代
(一)摇滚乐的诞生
1.起源
2.特征
3.代表歌曲
(二)英国入侵与披头士乐队
1.英国摇滚乐入侵美国
2.披头士乐队
3.第八张录音室专辑《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
二、《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专辑音乐分析
(一)《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二)《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三)《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四)《Getting Better》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五)《Fixing a Hol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六)《She is Leaving Hom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七)《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八)《Within You Without You》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九)《When I’m Sixty-Four》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十)《Lovely Rita》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十一)《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十二)《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Repris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调式
3.和声
(十三)《A Day In The Life》
1.声音素材及处理方式
2.节奏
3.调式
4.和声
三、流行音乐分析方法研究
(一)《佩伯中士的孤独心俱乐部乐队》专辑分析汇总
(二)分析过程与方法
1.确定流行音乐作品风格
2.流行音乐作品中的声音素材捕捉
3.流行音乐作品内容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叛逆的声音与颠覆的年代——试论美国1960年代摇滚乐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J]. 俞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2]摇滚巨响——Beatles《帕伯中士》发行四十周年纪[J]. 马文石. 吉它. 2007(03)
[3]认识摇滚(下篇)——摇滚乐系列研究之一[J]. 刘小山.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1(01)
[4]认识摇滚(上篇)——摇滚乐系列研究之一[J]. 刘小山.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04)
[5]美国摇滚乐现象初探[J]. 钟子林.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3(01)
硕士论文
[1]披头士唱片封面设计研究[D]. 唐宽欣.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1960年代的流行音乐文化标志—“披头士”与“滚石”乐队风格对比研究[D]. 刘硕秋.南京艺术学院 2015
[3]迷幻摇滚:音乐语言与社会意义[D]. 任少仁.上海音乐学院 2010
[4]20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摇滚乐发展之研究[D]. 官群.山东师范大学 2010
[5]继往开来 流光溢彩[D]. 宋丹.山东师范大学 2008
[6]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不列颠入侵”现象研究[D]. 董莹.河南大学 2008
[7]关于拼贴艺术[D]. 佟艳.辽宁师范大学 2008
[8]《格尔尼卡》的形式与意蕴[D]. 王文灏.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94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49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