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时间·农事——节气歌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26 09:44
节气歌指以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的二十四节气为序列的民间歌曲。基于地理与气候特征,节气歌呈现出区域特色;作为民歌文化,其出现于数种体裁;作为时间刻度,它是节气与农历月令两种时间系统的松散结合,这三方面共同证明着节气歌的丰富性与节气的深入人心。作为支撑节气歌的重要因素,农事劳作践行着节气歌中的时间安排,节日化节气融合了社会文化内涵,它们共同提升节气的影响力,共同促成节气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节气歌的广泛流传。
【文章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J]. 王加华. 文化遗产. 2017(02)
[2]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 崔玉霞. 农业考古. 2009(03)
[3]小麦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条件[J]. 思狄. 北京农业. 1995(09)
本文编号:3610272
【文章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点性与生活化: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J]. 王加华. 文化遗产. 2017(02)
[2]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 崔玉霞. 农业考古. 2009(03)
[3]小麦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条件[J]. 思狄. 北京农业. 1995(09)
本文编号:3610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1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