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琵琶音乐创作的模仿手法
发布时间:2022-09-28 18:56
琵琶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弹拨乐器,自秦汉以来,形制与制作材料逐步完善,直至确定,演奏技法和风格上也经明清时期南北两派以及清中后期五大流派的探索得以极大丰富。琵琶音色细腻悠远,穿透力和表现力强,拥有各种灵活变幻的奏法,具有其他民族乐器所无法达到的画面叙述效果。其中,琵琶模仿手法的运用,成为其叙述画面的一大特色。在琵琶作品中,有对其他乐器的模仿,有对自然音的模仿,也有对历史事件环境音响的模仿,最高级的是,作者能够对乐曲叙述的画面进行音乐化地提炼,将意境凝化成音乐,从而使画面的呈现更为生动逼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对其他乐器的模仿
二、对自然音的模仿
三、对环境音响的模仿
四、音乐形象的艺术化提炼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长与定位——刘德海先生“中国乐派”名家讲坛讲座实录[J]. 刘德海. 中国音乐. 2017(03)
[2]“曲项向天歌”——琵琶曲《天鹅》教学探微[J]. 周慧. 中国音乐. 2013(03)
[3]对人生的感叹——琵琶曲《大浪淘沙》浅析[J]. 姜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5(03)
[4]琵琶曲《大浪淘沙》析[J]. 庄永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6(02)
本文编号:3682205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对其他乐器的模仿
二、对自然音的模仿
三、对环境音响的模仿
四、音乐形象的艺术化提炼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长与定位——刘德海先生“中国乐派”名家讲坛讲座实录[J]. 刘德海. 中国音乐. 2017(03)
[2]“曲项向天歌”——琵琶曲《天鹅》教学探微[J]. 周慧. 中国音乐. 2013(03)
[3]对人生的感叹——琵琶曲《大浪淘沙》浅析[J]. 姜姝.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5(03)
[4]琵琶曲《大浪淘沙》析[J]. 庄永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6(02)
本文编号:3682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8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