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钗头凤》《江城子》的异同及演唱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03 20:07
陆游作词、周易作曲的当代艺术歌曲《钗头凤·红酥手》和苏轼作词、敖昌群作曲的当代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中国古典诗词改编当代艺术歌曲中的佳作。两首歌曲都改编自豪放派词人的婉约作品,都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对两首作品的文学特征、艺术特征和演唱方面进行探究。论文第一章主要从背景信息、文本特征和文学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比较出两首词在文学层面的特点与异同,揭示出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与作品本身包含的艺术意涵;第二章主要从两首曲目的曲式结构、音乐特征和文曲交融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笔者从作品音韵的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两首作品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特点;第三章则重点对《钗头凤》和《江城子》两首歌曲进行演唱探究,笔者将从演唱技术、演唱表情两方面入手,聚焦于两首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回归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情感意涵。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两首作品在文学、音乐和演唱方面都拥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具有不同的特征。第一,从文学层面而言,两首作品在主体、写作方式和描绘形象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在侧重、作品构架和风格上仍有一定的差异;第二,从艺术层面而言,两首作品都实现了文曲交融,曲...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钗头凤》和《江城子》的文学特征
第一节 背景信息
第二节 文本呈现
第三节 文学特征
第二章 《钗头凤》和《江城子》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曲式结构
第二节 音乐特征
第三节 文曲交融
第三章 《钗头凤》和《江城子》的演唱探究
第一节 《钗头凤》演唱技术
第二节 《江城子》演唱技术
第三节 《钗头凤》《江城子》演唱表情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歌曲与古诗词的融合与碰撞——以赏析《钗头凤》为例[J]. 李畅姁. 中国文艺家. 2018(08)
[2]陆游《钗头凤》词本事接受特征析微[J]. 袁茹.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3]凄美情切切,生死两想望——谈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与陆游《钗头凤》的相似处[J]. 杨毅. 大连大学学报. 2017(05)
[4]悼亡词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的词意音韵分析和演唱探究[J]. 佐世容. 音乐创作. 2017(05)
[5]声中有境 入韵传神——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美学剖析[J]. 韩静.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6]歌曲《钗头凤》解析——周易与陆游之于文曲神交[J]. 秦丹. 音乐创作. 2014(07)
[7]《钗头凤》与陆游文学形象的流变[J]. 王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2)
[8]试论《江城子》词调的演变[J]. 付婧. 鸡西大学学报. 2010(04)
[9]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考析[J]. 万献初. 文学遗产. 2008(02)
[10]《江城子》的律调与词情[J]. 景刚. 滁州学院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684735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钗头凤》和《江城子》的文学特征
第一节 背景信息
第二节 文本呈现
第三节 文学特征
第二章 《钗头凤》和《江城子》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曲式结构
第二节 音乐特征
第三节 文曲交融
第三章 《钗头凤》和《江城子》的演唱探究
第一节 《钗头凤》演唱技术
第二节 《江城子》演唱技术
第三节 《钗头凤》《江城子》演唱表情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歌曲与古诗词的融合与碰撞——以赏析《钗头凤》为例[J]. 李畅姁. 中国文艺家. 2018(08)
[2]陆游《钗头凤》词本事接受特征析微[J]. 袁茹.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3]凄美情切切,生死两想望——谈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与陆游《钗头凤》的相似处[J]. 杨毅. 大连大学学报. 2017(05)
[4]悼亡词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的词意音韵分析和演唱探究[J]. 佐世容. 音乐创作. 2017(05)
[5]声中有境 入韵传神——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美学剖析[J]. 韩静.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5(02)
[6]歌曲《钗头凤》解析——周易与陆游之于文曲神交[J]. 秦丹. 音乐创作. 2014(07)
[7]《钗头凤》与陆游文学形象的流变[J]. 王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2)
[8]试论《江城子》词调的演变[J]. 付婧. 鸡西大学学报. 2010(04)
[9]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考析[J]. 万献初. 文学遗产. 2008(02)
[10]《江城子》的律调与词情[J]. 景刚. 滁州学院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684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8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