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例解《敦煌乐谱》乐曲调式

发布时间:2023-01-07 10:20
  文章通过对《敦煌乐谱》中两首《伊州》曲的对照,将现在乐曲谱面的宫调式转回商调式。通过对日本《三五要录谱》中"壹越调[上]"沙陁调(正宫)的固定调"重乐音阶"谱面,以及将越调曲商调式误判为宫调式的现象发现,由于唐时对黄钟宫与后来的正宫这两个相差大二度的乐调(调性、调式)存在有一定的概念障碍,才会产生这种情况。今天所见到的《敦煌乐谱》第二、三组乐曲中,《伊州》曲的有关历史文献明确记载是商调曲,而解译出来的乐谱均落在宫音上构成宫调式,文章对此进行了解释。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三五要录谱》中的宫、商调式
二、宫、商调式的技术性转换
三、宫、商调式谱字与结尾琶音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敦煌乐谱》的乐调性质[J].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04)
[2]唐代琵琶的“■”音位符号[J]. 庄永平.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3728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728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