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9:21
本文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20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是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其旋律写作大量汲取了俄罗斯民歌的风格特点。拉赫玛尼诺夫作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其音乐创作十分丰富,涉及歌剧、交响乐、合唱、室内乐、歌曲等众多的体裁,其中,钢琴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钢琴作品中,二十四首前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成熟时期的主要作品,是最具代表性、最能表现他音乐风格的作品之一。本论文拟对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历史脉络、文化成因、音乐本体、风格特征及演奏诠释方面作深入细致的论述,以求更好地理解拉赫玛尼诺夫的这套重要作品,为今后的演奏与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第一章是钢琴前奏曲的历史脉络,着重梳理了钢琴前奏曲的历史发展情况。第二章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的文化成因,主要从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意识形态两方面阐明。第三章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的音乐本体分析,其中涉及到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构成、织体层次及和声特点等多方面的分析。第四章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的风格特征,包括其民族风格的继承、浪漫风格的创新和悲剧风格的发扬。第五章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的演奏诠释,着重分析了演奏方法上的关键点:运用及扩展想象力、全副身心的投入、伸缩节奏的处理、音色及色彩、旋律及分句、高点、具体难点、难度分级与分类、曲目的选择与搭配等。论文将演奏方法的科学运用提到重要地位,归纳总结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的技术课题,有针对性的对本套作品的风格特征进行了演奏提示,并从音乐文化的角度论述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个性和本套前奏曲的宝贵价值。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前奏曲 历史脉络 文化成因 本体分析 风格特征 演奏诠释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9
- 第一章 钢琴前奏曲的历史脉络9-13
- 第二章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本体分析13-30
- 一、调性布局13-17
- 二、旋律的构成17-21
- 三、和声特点21-30
- (一) 色彩性和声技法21-25
- (二) 自成一体的变音体系25-27
- (三) 有限的近现代和声技法27-30
- 第三章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文化成因30-40
- 一、社会历史背景因素30-33
- (一) 个人背景30-31
- (二) 生活环境31-32
- (三) 社会形势32-33
- 二、社会意识形态33-40
- (一) 风格演变中的浪漫主义33-34
- (二) 俄罗斯的新精神哲学34-38
- (三) 其它艺术思想的渗透38-40
- 第四章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风格特征40-50
- 一、民族风格的继承41-43
- 二、浪漫风格的创新43-44
- 三、悲剧风格的发扬44-50
- 第五章 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演奏诠释50-63
- 一、运用及扩展想象力50-53
- 二、把握总体音强布局53-54
- 三、色彩及音色54-57
- 四、高点57-58
- 五、具体难点58-59
- 六、个人建议59-63
- (一) 版本的建议59-60
- (二) 难度分级与分类60-61
- (三) 曲目的选择与搭配61-63
- 结论63-64
- 注释64-66
- 参考文献66-68
- 致谢6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袁;;浅谈肖邦前奏曲与拉氏前奏曲的风格差异[J];音乐大观;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阮媛媛;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音响版本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雅楠;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婕斯;卡巴列夫斯基《二十四首前奏曲》结构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4 许颖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前奏曲的研究及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5 孙书雅;缩影与展开[D];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42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