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的艺术特征
本文关键词:试论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的艺术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一个出生在德国小镇却轰动了整个世界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及创作风格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巨大财富。他所创作的音乐深受海顿、莫扎特创作的影响,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继承之处又有创新的特点。创作作品类型多样:有歌剧、交响曲、管弦乐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等等。贝多芬用毕生的精力写了10首风格不同的小提琴奏鸣曲。其中最受人们喜欢的是第五首“春天”奏鸣曲,它旋律优美一出品就被世人们所喜爱,曲如其名,充满人性的质朴、生活的热情、以及理想的希望。这首奏鸣曲共四个乐章,贝多芬第一次在奏鸣曲式中加入了一个自创的谐谑曲形式,改变了奏鸣曲传统的三乐章的格式,这是在莫扎特、海顿创造的奏鸣曲基础上做了重要的变革。本论文以贝多芬的小提琴F大调“春天”奏鸣曲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进行了较详的分析,在音乐创作风格上做了详细的叙述,在音乐的曲式结构中,通过调性的不同结合自己的曲式和声知识将论文的每个乐章中都做了仔细的叙述,通过多角度来分析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语汇和音乐形象,并归纳整理,最后以一名小提琴演奏者的角度去进行演绎方面的解析。希望本论文在以后音乐教学中,对即将演奏此奏鸣曲的音乐爱好者能有一些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贝多芬 春天 奏鸣曲 音乐结构 演奏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22.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引言8-9
- 第一章 贝多芬及“春天”奏鸣曲介绍9-13
- 1.1 贝多芬的人生经历9-11
- 1.2 贝多芬第五奏鸣曲《春天》的创作背景11-13
- 第二章 《春天》奏鸣曲的音乐结构13-19
- 2.1 第一乐章音乐结构13-15
- 2.2 第二乐章音乐结构15-16
- 2.3 第三乐章音乐结构16-17
- 2.4 第四乐章音乐结构17-19
- 第三章 《春天》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19-33
- 3.1 贝多芬《春天》奏鸣曲的艺术特征19-24
- 3.1.1. 钢琴与小提琴的完美结合19-20
- 3.1.2. 跨越性的力度术语20-21
- 3.1.3. 古典式的均衡结构21-22
- 3.1.4. 丰富多变的和声织体22-24
- 3.2 演奏分析24-33
- 3.2.1. 第一乐章演奏分析24-26
- 3.2.2. 第二乐章演奏分析26-27
- 3.2.3. 第三乐章演奏分析27-29
- 3.2.4. 第四乐章演奏分析29-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35-36
- 致谢36-3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37-39
- 承诺书39-4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留兵;薛军;;标题音乐与19世纪浪漫乐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喻樱;;高尚的人格、圣洁的心灵——交际花薇奥列塔性格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符周利;;论西方宗教对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王晶一;;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咏叹调《我心花怒放》演唱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熊丹;;浅析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张红霞;肖俊俊;;古希腊声乐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8 刘克利;杨兴斌;;流行歌曲美声唱——谈美声唱法在中国的普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9 徐治;;黄梅戏的改革家——时白林先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齐易;刘潇潇;;原始基督教音乐述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许琛;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张有川;里盖蒂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的技法特征与发展轨迹[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张阔;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nr;歇尔西的“单一音”探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10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冠英;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原始宗教仪式音乐表现形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浦凤;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静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与其艺术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妍;对舒曼《童年情景》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9 y嚾,
本文编号:426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42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