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作曲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21:01
本文关键词: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作曲技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欧洲音乐史上的伟人、巴洛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是成功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巴赫的音乐继承了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他的音乐生机勃勃、富有人情味,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超越了当时宗教的局限。巴赫创作了除歌剧以外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洛克晚期协奏曲作品的优秀典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巴赫在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时将意大利的音乐风格与德国传统的复调音乐风格相结合,使这部作品兼有两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特色。巴赫继承了意大利协奏曲简洁、灵活的音乐风格,同时又有其新的发展和尝试。动机性的旋律写作、复调技法的大量运用以及三部性曲式结构的渗入,这些都为巴赫确立自己的协奏曲创作风格莫定了基础,代表着协奏曲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试图从《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对这组协奏曲的研究,就作品在配器、和声、曲式、复调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进一部认识和了解巴赫在协奏曲方面的作曲技法及创作特征。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巴赫的音乐创作风格。
【关键词】:巴赫 协奏曲 作曲技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巴赫和他的协奏曲8-15
- 一、巴赫8-11
- 二、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11-15
- (一) 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类型11-12
- (二) 协奏曲的主调音乐特征及表现12-15
- 第二章、《勃兰登堡协奏曲》作曲技法分析15-48
- 一、F 大调第一勃兰登堡协奏曲15-21
- 二、F 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21-26
- 三、G 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26-30
- 四、G 大调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30-36
- 五、D 大调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36-41
- 六、降B 大调第六勃兰登堡协奏曲41-48
- 第三章《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和声创作的共性特征及研究意义与价值48-50
- 一、和声创作的共性特征48-49
- 二、研究《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意义与应用价值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后记53-54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佳昕;马赫第六《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提琴声部结构与演奏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2 于月亮;初探《d小调恰空舞曲》巴赫—布索尼[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作曲技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43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