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双钢琴组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22:11
本文关键词: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双钢琴组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虽然柴科夫斯基一生只创作了三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但是他创作的芭蕾舞剧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出现在世界的芭蕾舞台上,舞剧的音乐也经常被交响乐团演奏。其中《胡桃夹子》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梦幻的故事情节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文运用音乐理论分析和实践演奏的方法对《胡桃夹子》双钢琴组曲中具有带表性的四首曲子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在第三章讨论了双钢琴演奏应该注意的声部、音色和力度配合问题。指出双钢琴的演奏不仅需要演奏者优秀的演奏技术,还需要演奏者良好的合作意识的观点。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 胡桃夹子 双钢琴演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2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引言7-9
- 第一章 柴科夫斯基生平及《胡桃夹子》的创作背景9-12
- 第一节 柴科夫斯基生平简介和音乐风格9-10
- 一、 生平9-10
- 二、 音乐风格10
- 第二节 舞剧《胡桃夹子》的创作背景及内容10-12
- 一、 创作背景10
- 二、 舞剧内容10-12
- 第二章 双钢琴组曲《胡桃夹子》的演奏技术分析12-22
- 第一节、舞剧《胡桃夹子》音乐改编成双钢琴组曲的意义12-13
- 一、 双钢琴的特点12
- 二、 改编成双钢琴的意义12-13
- 第二节、演奏技术分析13-22
- 一、 序曲13-14
- 二、 进行曲14-17
- 三、 糖果仙子舞曲17-18
- 四、 花之圆舞曲18-22
- 第三章 双钢琴组曲《胡桃夹子》演奏者的配合22-27
- 第一节、前期的准备22
- 第二节、声部的配合22-24
- 第三节、音色的配合24-25
- 第四节、力度的配合25-27
- 结语27-28
- 注释28-29
- 参考文献29-31
- 致谢31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方铭;从《叶夫根尼·奥涅金》看柴科夫斯基歌剧创作风格[D];天津音乐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双钢琴组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0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45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