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0 08:13

  本文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作于1934年。1934年首演于巴尔的摩,1935年首演于英国曼彻斯特。本曲包含对帕格尼尼第24首A小调小提琴随想的24个变奏。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狂想曲体裁写成的钢琴协奏曲的典型代表。狂想曲体裁的钢琴协奏曲是边缘学科,是融合钢琴狂想曲、钢琴协奏曲双重形式、双重特点的钢琴体裁。在乐曲曲式与钢琴技巧上均具有独特的创造性。要理解好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除了要求演奏者有全面的技巧外,还要探索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曲技法与乐曲结构。 本文作者研究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一方面通过分析作品、作曲家,寻求作品与这一体裁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希望理解作者通过这一体裁所要展示的曲意,来更好的了解这一体裁。使钢琴教学者、钢琴学习者在诠释这一作品时有丰富的理论依据。本文以狂想曲体裁的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为研究范围。相关作曲家的时代背景、钢琴作品特征及其与此乐曲相关连的音乐结构、钢琴技巧,皆为本文的研究范围。 本文以狂想曲体裁的钢琴协奏曲的综述;狂想曲形式的钢琴协奏曲作曲家及作品简介;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音响资料及其鉴析;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带来的音乐艺术表演与表演技巧上的思考。作为本文的写作框架。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钢琴狂想曲 钢琴协奏曲 钢琴艺术 表演技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2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引言6-7
  • 第一章、狂想曲体裁的钢琴协奏曲综述7-12
  • 一 钢琴协奏曲7-8
  • 二 钢琴狂想曲8-9
  • 三 狂想曲体裁的钢琴协奏曲概述9-11
  • 四 总结11-12
  • 第二章、拉赫玛尼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12-28
  • 一 拉赫玛尼诺夫生平12
  • 二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创作思想12-13
  • 三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创作背景13-14
  • 四 乐曲风格分析与演奏问题探讨14-16
  • 五 素材与演奏16-28
  • 第三章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音响资料鉴析28-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2
  • 后记3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音乐与文学、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比较——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龙有成,陈万;试论气质类型与歌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罗依琪;黄自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丽燕;孙英;;浅谈女性在音乐中重获诠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蔡岳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刘可欣;流行音乐审美特征研究[J];东方论坛;2004年03期

8 徐岱;;艺术的自律与他律[J];东疆学刊;2006年03期

9 姜耕玉;艺术情境创造:隐与显 动与静──艺术辩证法之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廖国伟;试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听觉意象[J];东岳论丛;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政;;“内心听觉”训练法之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郑莉;;创造是音乐的生命,音乐促进我们创造——简论音乐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5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6 谢雪梅;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分形[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岩;本特松十五首二部创意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冯雷;论钢琴组曲《庙会》[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汪高原;论调式与调性的教学[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蕾;钢琴练习中若干心理学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向健美;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颖;领域本体的形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7 黄莺;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马韵斐;中国拉奏弦鸣乐器史源新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0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464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f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