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号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时代变迁及其反思
本文关键词:从劳动号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时代变迁及其反思
【摘要】:川江号子是长江流域航运文化中的瑰宝,自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有关号子的各方面文章热议不绝。本文通过对川江流域6条支流的船工号子进行田野调查,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不仅仅是歌谱和节目表演的川江号子。在将川江号子的时代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对如今作为"非遗"的川江号子进行反思,试图启发更多思考。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关键词】: 川江号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代变迁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研究现状与本论视角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民歌中的一个类别。北方常称“**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四川有些地方则称“哨子”,是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一种常带有呼号的歌曲。1号子起源很早,早在《淮南子》里就有记录:“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娅;;西藏山南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王巨山;;影像记忆与文化表达——传播学视角下的非遗题材电影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余海珍;邱慧灵;陈晓琴;许兵;;畲族彩带文化传承与保护[J];装饰;2009年12期
4 佟加·庆夫;关智胜;佟连庆;;满文和锡伯文的生存状态及保护[J];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04期
5 宋永利;赵本立;;高职院校融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2期
6 王佩;;“非遗”视野下戏曲引发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3年01期
7 范丽华;;浅谈信息化时代的书法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04期
8 马盛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相关问题[J];艺术设计研究;2014年02期
9 张艺;;苏式二胡制作考察与研究[J];乐器;2008年12期
10 闫玮;;河南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分析[J];山西档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福宝;;浅谈地方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毅;手工文化的传承[D];天津美术学院;2006年
2 杨央;《阿尺目刮》:多元传播方式和长效保护机制[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3 鲍婧;“非遗”生产性保护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4 何宇鹏;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朱凤飞;论民间文艺的知识产权保护[D];贵州大学;2008年
6 苏瑞;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与宗教信仰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7 郑周莉;鲁南郯城木旋玩具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8 苏笑铭;河北民间舞蹈“炮打五只船”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9 郑宇;巍山甲马民俗艺术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3年
10 徐航;我国近现代鄱阳渔鼓艺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04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60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