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宗民歌《对花》音乐特点分析及演唱风格把握
发布时间:2017-08-07 18:16
本文关键词:同宗民歌《对花》音乐特点分析及演唱风格把握
【摘要】:“同宗民歌”是指由一首民歌,称之“母体”,经传播从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与异地音乐融合而派生出若干“子体”的音乐群落。本文将对二十多个地区流传《对花》的歌词内容及题材进行分类归纳,,对它的曲调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其音乐中丰富多彩的衬词衬腔及地域性色彩强烈的方言俚语这两方面对各地流传《对花》的音乐特点进行较全面地系统论述。对2005年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咸水歌、二人台、巢湖民歌中三首不同风格的代表曲目《对花》、《五月散花》、《姑嫂对花》在调式调性、结构旋法、语言特点上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在演唱风格的把握方面,对咸水歌《对花》语言的音韵、二人台《五月散花》行腔的特点、巢湖《姑嫂对花》演唱语气作了重点的论述。
【关键词】:同宗民歌 对花 音乐特点 演唱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前言8-9
- 第一章 “同宗民歌”概念界定9-17
- 第一节 冯、徐界定“同宗民歌”9-10
- 一、 冯光珏界定“同宗民歌”9-10
- 二、 徐元勇界定“同宗民歌”10
- 第二节 “词同曲异”类同宗民歌存在的合理性10-17
- 一、 “词同曲异”中“同”、“异”的相对性11-14
- 二、 民歌传承中“记词不记谱”现象14-15
- 三、 民歌传承中曲(腔)随词唱的现象15-17
- 第二章 同宗民歌《对花》音乐特点分析17-35
- 第一节 明清俗曲《对花》——“母体”18-19
- 第二节 同宗民歌《对花》的歌词版本及内容19-24
- 一、 歌词版本种类19-22
- 二、 歌词题材内容22-24
- 第三节 同宗民歌《对花》的曲调24-32
- 一、 流行于 21 个地区《对花》的比较25-29
- 二、 同宗民歌《对花》曲调特点29-32
- 第四节 《对花》音乐中丰富多彩的衬词32-34
- 第五节 《对花》音乐中韵味十足的方言唱词34-35
- 第三章 三首不同地区《对花》演唱风格把握35-59
- 第一节 广东(中山)咸水歌《对花》35-45
- 一、 调式与调性37
- 二、 结构与旋法37
- 三、 语言特点37-44
- 四、 演唱分析44-45
- 五、 小结45
- 第二节 内蒙二人台《五月散花》45-53
- 一、 调式与调性46-47
- 二、 结构与旋法47-48
- 三、 语言特点48-50
- 四、 演唱分析50-53
- 五、 小结53
- 第三节 安徽巢湖民歌《姑嫂对花》53-59
- 一、 调式与调性54
- 二、 旋法与结构54-55
- 三、 语言特点55-56
- 四、 演唱分析56-57
- 五、 小结57-59
- 结语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71
- 对花64-66
- 五月散花66-70
- 姑嫂对花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元勇;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冯光钰;再谈辨认“同宗民歌”的标准——兼答徐元勇博士[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张辽艳;;试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4 冯光钰;从凤阳歌看“同宗民歌”的传播流变[J];音乐研究;1991年02期
5 杜鹃;;语气和方言的处理对民歌演唱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08年12期
6 潘冠泽;;谈中国民歌演唱中语言的合理运用与表现[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636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63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