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音乐美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庄子》音乐美学研究
【摘要】: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的特征规律和音乐之美为目的的学科,它以美学为研究主题,以音乐为研究内容,从音乐中阐发美学。音乐美学这一概念在中国被接受并致力于学科研究,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间,近三十年来虽然也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尚处于初步阶段还远未臻完善。 中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家音乐美学思想相映生辉,儒家、墨家和道家为其中三大重镇。作为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庄子》音乐美学思想最为精彩纷呈,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庄子》中没有专设讨论音乐的篇目,散布于书中有关音乐的论述也不以研究音乐艺术为目的,而是以“得道”的生命体验为最终指向,然而这些体验与音乐艺术的体验却不谋而合,这些论述为音乐艺术的研究带来良好的借鉴作用,深远影响到后人的音乐美学思想,故而《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有其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考虑到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特殊性,本文对《庄子》音乐美学研究主要着眼于文本,通过《庄子》中有关音乐的论述去阐发其音乐美学思想,结合前人研究,在文献研究与音乐实践体验结合的方法下阐述《庄子》中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的设计为整体分五章,绪论部分交代音乐美学的学科特征和大致发展情况。第一章作为背景研究,展开对音乐理解的探讨,对音乐定义进行探究,概说先秦音乐文化和其中的《庄子》音乐美学。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以文本为基础,围绕《庄子》一书中有关的音乐材料,对《庄子》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具体论述,重点分析《庄子》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所描绘理想音乐的特征,探讨其中涉及的相关音乐问题,围绕“天籁”、“至乐无乐”、“《咸池》之乐”这三个代表性方面进行剖析,归纳《庄子》音乐审美的至境、标准和典范。第五章总结《庄子》音乐美学的意义,简述《庄子》音乐美学的后世影响。
【关键词】:《庄子》 音乐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 《庄子》音乐美学的文化背景13-25
- 第一节 “音乐”与“音乐美学”13-16
- 第二节 先秦音乐文化与《庄子》音乐美学16-25
- 第二章 《庄子》音乐美学审美至境:天籁25-37
- 第一节 何谓“天籁”25-30
- 第二节 “天籁”与“和”30-32
- 第三节 “天籁”与“游心”32-35
- 第四节 “天籁”与“朴素”的价值观35-37
- 第三章 《庄子》音乐美学审美标准:至乐无乐37-48
- 第一节 至乐与礼乐37-40
- 第二节 “至乐”之“德”40-44
- 第三节 “至乐”之“全”44-46
- 第四节 “至乐无乐”的功用与意境46-48
- 第四章 《庄子》音乐美学审美典范:《咸池》之乐48-57
- 第一节 《咸池》之乐的审美心理分析48-50
- 第二节 《咸池》之乐的音乐形态分析50-54
- 第三节 《咸池》之乐对音乐本真的启示54-57
- 第五章 《庄子》音乐美学的意义及影响57-70
- 第一节 《庄子》音乐美学的意义57-59
- 第二节 《庄子》音乐美学对后世的影响59-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马杰,白寒;无奈的逍遥:庄子的人生理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2 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J];思想战线;2000年06期
3 曹智频;文化潜流:庄子“道”论的后世遗响[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4 陈水德;《庄子·天地》篇三重混杂思想体系概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王运生;《庄子·内篇》思想发微[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王运生;《庄子·天下篇》的真伪及学术价值[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 宗明华;庄子艺术精神在魏晋的勃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曹智频;文化亲缘:楚文化与庄子思想[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清田文武;森鸥外的《混沌》与庄子[J];日本学论坛;2000年03期
10 颜世安;论庄子思想中“道”与“行”的关系[J];中国哲学史;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水德;;庄子思想三重间架论[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侯桂运;;庄子的尧舜观[A];2009中国(诸城)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于民雄;;自然与自由——庄子“相忘于江湖”解[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刘云章;;阐释庄子:生命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季岸先;;刍议《庄子》海洋意象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7 李建盛;;从政治哲学到诗意美学——“老庄”比较视域中的庄子美学思想[A];东方丛刊(1997年第3辑 总第二十一辑)[C];1997年
8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悖合——庄子人学的审美指向及意义[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9 李建盛;;庄子的美学思想与先秦历史文化语境[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10 袁振保;;庄子思维方式与文学艺术[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长虹;刘冬颖正解《庄子》[N];中国邮政报;2007年
2 刘士林;庄子生存思想的现代阐释[N];光明日报;2007年
3 寓真;独具只眼,透悟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赵云峰;庄子文化——可以在国际上推广的文化品牌[N];商丘日报;2009年
5 志丹高级中学 封金河;庄子一人类精神的守护者[N];延安日报;2011年
6 ;弘扬庄子文化国际高层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6年
7 吴淑玲;极端化:《庄子》谲诡怪异风格之成因[N];光明日报;2007年
8 董延喜;民权的庄子 商丘的庄子 世界的庄子[N];商丘日报;2006年
9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陈鼓应;《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4 史国良;《庄子》内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贾学鸿;《庄子》结构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焱;庄子审美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凤;《庄子》灵性关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智;庄子基于怀疑论的反智主义[D];苏州大学;2008年
3 冯登立;庄子生死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焦中卉;老子与庄子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卫静;庄子天下篇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6 崔胜军;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重释[D];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
7 姚高峰;试论《庄子》的审丑之维[D];苏州大学;2009年
8 谢静静;试论庄子之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雷吉振;庄子无为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蒋学飞;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5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68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