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三高”品牌的特点与意义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国“三高”品牌的特点与意义
【摘要】:中国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尤其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最辉煌的时期。在当时我国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随着改革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我国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歌唱家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我国的声乐艺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和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化品牌建设将在文化发展和繁荣中扮演主导角色。然而,如何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带到世界的舞台上呢?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了解中国的声乐艺术,,这就需要一个具有一定意义的声乐品牌来宣传,来承载这一重任。中国“三高”的成立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中国三位男高音歌唱家的艺术之路,作为男高音的特殊魅力和组合在一 起所取得的成功,回顾了声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紧接着通过观看中国“三高”音乐会的视频和一些访谈节目以及新闻报道来分析他们对音乐会作品的选择和以全新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演绎歌曲取得音乐会成功来说明中国“三高”的艺术特点。然后阐述了中国“三高”品牌的特点和意义,并对如何继续推进中国“三高”和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发表了几点看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成功的组合 中国特色 特点和意义 创新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9
- 第1节 选题缘由8
- 第2节 研究现状8
- 第3节 研究的意义8-9
- 第一章 中国“三高”成功组合与背景9-14
- 第1节 中国“三高”成功组合9-12
- (1)中国三位男高音的成功之路9-11
- (2)团队组合的成功11
- (3)独特的艺术魅力11-12
- 第2节 中国“三高”形成的背景与前景12-14
- (1)中国声乐发展现状12-13
- (2)中国声乐与世界接轨13-14
- 第二章 中国“三高”、中国特色14-18
- 第1节 中国“三高”的演唱风格14-16
- (1)歌唱家扎实的演唱功底14
- (2)以全新的方式演绎歌曲14-15
- (3)体现中国“特色”的三高15-16
- 第2节 中国“三高”的艺术特点16-18
- (1)划时代的组合16
- (2)作品选择与时代背景相结合16
- (3)兼容并蓄16-18
- 第三章 中国“三高”品牌的特点及意义18-21
- 第1节 中国“三高”作为文化产物的特点18
- 第2节 中国“三高”品牌的意义18-21
- (1)把中国的声音带到世界18-19
- (2)把中国的歌曲带到世界19
- (3)它是世界各族文化交流的桥梁19-20
- (4)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0-21
- 第四章 创新完善21-23
- 第1节 增加投入和关注21
- 第2节 加强宣传21-22
- 第3节 增加创新22-23
- 结语23-24
- 参考文献24-26
- 在校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26-27
- 致谢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印华;美声通俗民族唱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声原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2 魏忠正;;探究根植于本土文化下的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3 刘菲;贺敏;张竹岩;;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09期
4 温彩玲;浅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异同[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刘桂珍;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兼论美声唱法的中国化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乔宝;谈音乐的民族性和时代性[J];内蒙古艺术;2002年01期
7 郭瑾;;浅谈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J];黄河之声;2008年11期
8 张继英;;如何借鉴美声唱法唱好通俗歌曲[J];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02期
9 王秀芬;歌唱中的“字”、“气”、“情”在演唱中国歌曲中的特殊处理——兼谈我演唱中国歌曲的一些体会[J];人民音乐;2001年03期
10 肖云涛;;关于美声唱法演唱风格的发展变化[J];文教资料;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乔夏红;声乐演唱要声情并茂[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陈思思;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及其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陈芳芳;论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演唱技巧的影响[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4 迟英;音乐形象鲜明 民族风格浓郁[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陈亚丽;对中外声乐作品演唱的理解和体会[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6 王昶;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宁岩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鑫;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洁玉;从音响载体看我国20世纪80年代民族声乐发展状况[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695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695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