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5:00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方音乐史 钢琴艺术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Op.26 结构与演奏分析
【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集德奥优秀音乐传统之大成,,其创作的音乐作品,从古典主义跨越浪漫主义,不论是思想深度,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最高峰,并开创了浪漫主义新纪元,被后人尊称为“乐圣”。贝多芬所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高峰,被称为钢琴作品中的“新约圣经”。 《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属于贝多芬第一时期(1770-1802年)的作品,是《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集》中较特别的一首。这首作品是贝多芬第一次正式抛弃了奏鸣曲套曲的传统结构形式的标志性作品,他放弃了曲式第一的概念,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不采用奏鸣曲式而采用了变奏曲式,并首次把葬礼进行曲引进到了奏鸣曲式中,是其创作的作品中极少数的标题乐曲之一。作品用行板与变奏(慢)-极快板的谐谑曲(快)-葬礼进行曲(慢)-快板(快)四个乐章构成,显示了贝多芬圆熟的、奔放的作曲风格。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贝多芬的音乐生平及其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对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进行归纳整理;第二部分是对《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特点的分析研究;第三部分是总结《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的艺术魅力及其价值体现。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 钢琴艺术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Op.26 结构与演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0
- 一、 选题意义7
- 二、 研究现状7-8
- 三、 本文研究方法8-10
- 第一章 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10-14
- 第二章 《降 A 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 的分析研究14-38
- 一、 《降 A 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 的创作背景14
- 二、 《降 A 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 的结构与演奏分析14-38
- (一) 第一乐章行板与变奏[Andante con Variazioni]14-24
- 1、 结构分析14-16
- 2、 演奏分析16-24
- (二) 第二乐章极快板的谐谑曲[Scherzo(Allegro molto)]24-27
- 1、 结构分析24-25
- 2、 演奏分析25-27
- (三) 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Marcia funebre sulla morte d’un Eroe]27-31
- 1、 结构分析27-28
- 2、 演奏分析28-31
- (四) 第四乐章快板[Allegro]31-38
- 1、 结构分析31-33
- 2、 演奏分析33-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告别》的音乐分析[J];音乐生活;200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英雄性”情感特征表现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政;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霏;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与演奏风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璇;论维也纳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织体的传承与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3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72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