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要素在流行演唱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浅析情感要素在流行演唱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流行音乐演唱 情感要素 梅氏研究模式 理解 诠释
【摘要】:本文以更好地演唱流行音乐作品为主要研究目的,以情感为中心展开讨论。主要研究内容和范围包括:流行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概念、作用及与声音要素的关系;着重阐述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方式、方法,详细陈述和例举相关依据和案例;探讨深刻理解和切身感受作品情感内涵的标准,以及演唱者应该具备的相关能力及素养;初步探索演唱中的情感投入,及所需心理活动的调试等问题。 本文主要以有声资料和文献资料作为基础,通过调查、观察、信息研究、个案分析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完成。核心研究成果是提出借用民族音乐学“梅氏研究模式”,,用以分析流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及在演唱中的作用。简言之通过“观念——行为——音乐”,三重研究模式来分析音乐作品和作者本人,能更准确和深刻地挖掘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要素。继而提出演唱者能够切身领会作品中情感内涵所需的几种能力: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和感悟力,以及真情实感的投入应该具备的长期的情感积累和相适应的心理调节能力。本文以情感要素为主线,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所得成果在探索和讨论的基础上,亦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流行音乐演唱 情感要素 梅氏研究模式 理解 诠释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研究概况7-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7-8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8-9
- 第二章 什么是流行音乐中的情感要素9-12
- 第一节 关于“情感要素”的概念9
- 第二节 流行音乐作品情感要素在演唱中的作用9-11
- 第三节 情感要素与声音要素的关系11-12
- 第三章 流行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分析和研究12-21
- 第一节 研究模式12-14
- 第二节 案例分析14-21
- 一、 汪峰作品《我爱你中国》15-16
- 二、 汪峰作品《爸爸》16-18
- 三、 刘欢作品《家园》18-19
- 四、 罗大佑作品《美丽岛》19-21
- 第四章 理解和诠释21-25
- 第一节 流行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理解和感受21-23
- 第二节 流行音乐演唱中情感要素的诠释和表现23-25
- 结语25-26
- 参考文献26-27
- 附录27-3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景娥;;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当前音乐教育反思[J];美育学刊;2014年02期
2 范心恒;;符号学视野下“妹娃儿”身份仿拟萌属性研究——以湖北恩施利川《龙船调》为个案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苏丹;;邓州越调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J];南都学坛;2014年03期
4 梁宇声;;析阿鲁秋年小号协奏曲表演的再创造[J];美与时代(下);2014年06期
5 郑世博;;结合流行音乐元素视唱训练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4年17期
6 李天义;;从雅库特人的口弦看与东方民族的血缘关系[J];民族艺林;2014年02期
7 马佳;;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10期
8 唐新;;“心灵乐吧”——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4年12期
9 杨子文;陈帅;高楠;赵明;;浅谈民歌元素的流行化趋势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4年19期
10 胡鸿保;;看“礼乐”,悟传承——《清前期宫廷礼乐研究》读后[J];满语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建虹;;从三次研讨会看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趋向[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夏菲;;略论声乐表演中影响想象与情感的心理因素及其培养[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俞一帆;;用音乐留住童年[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段蕾f
本文编号:74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74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