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刘天华琵琶曲《虚籁》
发布时间:2017-09-02 12:17
本文关键词:探析刘天华琵琶曲《虚籁》
【摘要】:本文对刘天华创作的三首琵琶曲之一《虚籁》进行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刘天华的艺术思想,以及《虚籁》的概况。第二章,对《虚籁》的音乐结构、技法运用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力求把握作品民族风格、技法创新等相关问题。第三章,谈到了《虚籁》演奏艺术方面的运用。 通过对《虚籁》的分析研究,深刻认识到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并激励我们做出进一步的思考,从中吸取优秀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努力寻求适合于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刘天华 虚籁 技法 绰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32.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刘天华的艺术思想及《虚籁》的概况7-10
- 第一节 刘天华的艺术思想7-8
- 第二节 《虚籁》的概况8-10
- 一、关于《虚籁》8
- 二、《虚籁》的创作背景8-10
- 第二章 《虚籁》音乐结构及演奏技法的分析与运用10-21
- 第一节 《虚籁》音乐结构的分析10-14
- 第二节 《虚籁》演奏技法运用的分析14-21
- 一、传统技法的继承性运用15-17
- 1. 吟、揉的运用15-16
- 2. 打、带的运用16-17
- 二、传统技法的创新性运用17-21
- 第三章 《虚籁》演奏艺术的分析21-27
- 第一节 音乐情感表达的方式21-25
- 一、虚与实21-22
- 二、刚与柔22-23
- 三、点与线23-24
- 四、松与紧24-25
- 五、动与静25
- 第二节 演奏气息的运用25-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上)[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李晖;;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施咏;;刘天华及“刘氏三杰”研究述评(下)[J];音乐研究;2008年03期
5 姜元禄;;试论刘天华二胡曲的旋律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年02期
6 吴海燕;;试析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与《虚籁》[J];剧影月报;2008年05期
7 李祖胜;;“虚籁”真是指无声吗——与张馨先生商榷[J];人民音乐;2006年05期
8 刘雨声;;试谈刘天华二胡曲的创作风格[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9 李永志;;浅谈《虚籁》及其演奏[J];艺海;2000年04期
10 崔凤远;崔俊涛;;漫谈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J];乐器;1992年04期
,本文编号:778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77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