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唱《红灯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3:04
本文关键词:钢琴伴唱《红灯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钢琴伴唱《红灯记》 音乐本体 艺术特色 艺术价值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琴从西方世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一直在我国音乐艺术发展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钢琴伴唱《红灯记》是以京剧革命现代戏《红灯记》的内容为依托,融合西洋室内乐和中国戏曲风格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得到了当时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的认可,扭转了钢琴的命运,成功实现了“曲线救琴”。在创作上,虽然该作品更多的是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和艺术形式,但却获得了如此地道的中国韵味和中国文化情趣,并成功的实现了钢琴与京剧的第一次圆满对接,顺应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政治趋向,这种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创造的全新的艺术形式,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喜爱,其对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音乐民族化进程以及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钢琴伴唱《红灯记》将中国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从表现的题材到形式,,都做了大胆的突破与创新,尤其突出的是唱腔和伴奏音乐。在唱腔上,以“专曲专用”的形式来表现剧中人物,在伴奏上,用一架钢琴代替乐队,改变传统的视听效果,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辟了先河。本文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入手,对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唱腔、钢琴伴奏、打击乐队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该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全方面,多角度的去分析这部作品,挖掘这部作品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钢琴伴唱《红灯记》 音乐本体 艺术特色 艺术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9
- 第一章 概况9-12
- 第一节 作者简介9
- 第二节 作品创作9-10
- 第三节 作品内容10-12
- 第二章 音乐本体研究12-26
- 第一节 结构12-15
- 第二节 唱腔15-17
- 第三节 钢琴伴奏17-26
- 第三章 艺术特色26-38
- 第一节 唱腔设计突破传统26-31
- 第二节 钢琴音乐与时俱进31-34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立体丰满34-36
- 第四节 音乐风格特点36-38
- 第四章 美学解读38-41
- 第一节 形式结构美38-39
- 第二节 艺术理念美39-41
- 第五章 传播与影响41-48
-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传播41-44
- 第二节 “文革”后的复演44-45
- 第三节 影响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 152-53
- 附录 253-54
- 附录 354-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附录 457-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颖;;殷承宗:《红灯记》让钢琴重生[J];北方音乐;2007年01期
2 殷承宗;李菁;;殷承宗:我经历的钢琴“革命”年代[J];北方音乐;2007年11期
3 袁成亮;红色经典《红灯记》诞生始末[J];党史文苑;2005年03期
4 战丽萍;;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发展道路[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张文;;浅谈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戴嘉枋;;钢琴伴唱《红灯记》及其音乐分析[J];音乐研究;2007年01期
7 谢柏梁;荡漾在电影与戏剧之间——《红灯记》系列作品的逻辑演进[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向乾坤;;钢琴伴唱《红灯记》浅析[J];四川戏剧;2009年03期
9 常爱玲;;岩缝中的奇葩——“文革”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周晓露;谈中国钢琴改编曲的神韵[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787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78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