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乌蒙山系散杂居少数民族民歌的和谐文化内涵与生态要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云南乌蒙山系散杂居少数民族民歌的和谐文化内涵与生态要素分析
【摘要】:民歌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声音载体。云南乌蒙山系少数民族民歌正是这一区域生态文明及其文化形态的音响标志。伴随着区域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这个民歌集群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区域稳定、传承民族伦理、保持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运用历史描述与逻辑分析的方法,立足于"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和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对该区域内各少数民族民歌的和谐文化内涵与生态要素进行系统挖掘和梳理。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关键词】: 民歌 文化内涵 生态要素 少数民族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省院省校教育合作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云南省乌蒙山系散杂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策研究”(编号:SYSX201209) 曲靖师范学院一级重点建设学科“艺术学理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一、云南乌蒙山系散杂居少数民族民歌的二、云南乌蒙山系散杂居少数民族民歌多生存空间元的起源现代地理学把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贵州省西(一)历史源流特征北部的这片山体称为乌蒙山。该山的主体为金沙云南乌蒙山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主要有江南岸支流横江、牛栏江与珠江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丰年;论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 李莉;;多民族和谐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凝聚作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3 任红军;;王光祈音乐学思想及其对云南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启示[J];学术探索;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惠荣;[N];云南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民歌改编类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研究[J];北方音乐;2015年01期
2 赵红梅;人与自然关系新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邹日新;人类发展思想的巨大飞跃——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4 王敏,代晓君;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任红军;;继承借鉴 融合创新——云南民歌创编钢琴曲的审美表现[J];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02期
6 陈郁;;滇黔《苗族古歌》艺术特征比较研究[J];四川戏剧;2014年05期
7 任红军;;云南民歌创编钢琴曲的三维特征[J];四川戏剧;2014年05期
8 刘高扬;;巴渠船工号子的生存语境与文化内涵[J];天府新论;2014年05期
9 李永惠;;彝族烟盒舞的活态传承[J];四川戏剧;2014年09期
10 刘蕊;;融合美与传奇美的立体表征——世纪之交中国歌唱剧的审美观念[J];四川戏剧;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庆;马克思的自然观及现代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莉;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张琼;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格日乐;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苏慧;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宗小楠;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与意韵[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志毅;;民间音乐的当代传承方式[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5期
2 黄桂枢;论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J];民族研究;1994年06期
3 王兴业;;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开发对策探讨[J];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04期
4 郭小利;;关注当下 参与其中——对中国传统音乐当下发展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王光祈[J];音乐探索;2008年02期
6 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J];中国音乐学;1996年03期
7 任红军;;云南民歌创编钢琴曲研究策略[J];民族音乐;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姗;南海低营养级生态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及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东军;基于生态要素的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祥红;京郊民居生态要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王颖;论生态要素合理利用对城市特色景观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5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82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