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
发布时间:2017-09-12 17:27
本文关键词: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
【摘要】:宾礼乃五礼之一,是朝廷用于接待蕃国朝贡者以及与蕃国之间交往的礼制仪节,亦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与乐相须为用,才得以彰显礼乐制度的真正意义和内涵。正如宾礼及其制度下的礼乐,均有着相同的外交功能和政治寓意。 明代宾礼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恢复中华威仪的重要外交政策之一,其蕴含的政治意义更加突出。宾礼制度下的礼乐,是支撑朝贡制度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礼乐文明在对外关系上的延伸。各蕃国尊奉华夏之礼,正是礼乐悄然传播的过程。宾礼之用乐,随着宾礼的频繁施行,远播四夷诸国,尤其是对明代周边国家的礼制及宫廷音乐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故,梳理明代宾礼制度的内容及实质,探讨其制度下礼乐的具体形式,对于探寻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传播之轨迹及影响,不无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大量文献史料,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与探讨:1.明代宾礼制度的变革、内容及特点;2.明代宾礼制度下用乐的具体情况及音乐形式;3.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对于周边国家的传播及影响。试图厘清有明一代,宾礼制度的礼制仪节及用乐情况,揭示明代宾礼制度下的礼乐在施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了解整个明代礼乐制度,亦有见微知著的效果。
【关键词】:明代 宾礼 礼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6
- 一、该课题研究综述7-13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14-16
- 第一章 宾礼的演变与明代宾礼制度16-34
- 第一节 宾礼的形成及演变16-21
- 一、五礼的形成及制度化的确立16-17
- 二、先秦至明清时期宾礼制度的演变17-21
- 第二节 明代宾礼制度21-34
- 一、明代宾礼制度的制定21-22
- 二、明代宾礼制度的内容22-31
- 三、明代宾礼制度的特点31-34
- 第二章 明代宾礼制度用乐34-56
- 第一节 明代宾礼制度用乐的类型34-45
- 一、仪式用乐34-36
- 二、宴飨用乐36-44
- 三、仪式用乐与宴飨用乐的功能性44-45
- 第二节 明代宾礼制度用乐的形式45-52
- 一、大乐45-50
- 二、细乐50-52
- 第三节 明代宾礼制度用乐的特征52-56
- 一、呈现礼乐制度用乐之共性52-54
- 二、承袭宋元宫廷及民间音乐54-56
- 第三章 明代宾礼制度下礼乐的传播与影响56-64
- 第一节 明代宾礼制度下礼乐的传播57-62
- 一、明代宾礼制度下礼乐的历史传播概况57-60
- 二、以琉球国为例分析明代宾礼制度下礼乐的历史传播情况60-62
- 第二节 明代宾礼制度下礼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62-64
- 结论64-66
- 附录66-79
- 附录A 明代宾礼仪式乐位图66-71
- 附录B 明代朝贺及宴会乐章71-78
- 附录C 表格目录78-79
- 参考文献79-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禹彤;;高丽礼制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8期
2 战学成;;宾礼与春秋时代赋《诗》风气[J];北方论丛;2012年04期
3 万依;明宫音乐源流考述[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S1期
4 李云泉;宾礼的演变与明清朝贡礼仪[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黄敏学;叶键;;明代宫廷音乐管理体制及其时代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7 王耀华;日本音乐中看到的中国影响[J];音乐研究;1996年01期
8 廖俊宁;;明代乐队音乐对外国的影响[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2期
9 项阳;;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3期
10 项阳;;小祀乐用教坊,明代吉礼用乐新类型(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838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83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