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作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6:12
本文关键词: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作品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陕北民歌 音乐作品 曲式结构 和声手法 创作手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八首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运用陕北民歌素材所创作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手法等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 全文由“陕北民歌简介”、“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作品的分析”、“乐曲中体现的创作技法的特色”三章组成。 第一章为对陕北民歌的分类,并对每种类型的定义进行了陈述。 第二章对八首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从曲式结构、创作手法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其中,重点对以《蓝花花》为素材创作的三首作品、以《三十里铺》为素材创作的两首作品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运用同一首民歌创作的作品之间的异同点,并对盛宗亮的《为钢琴三重奏而作的四个乐章》的第四乐章中对民歌《三十里铺》的引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第三章对八首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作品的创作手法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归纳、总结,可以为以后运用陕北民歌素材进行音乐作品创作的作曲者提供一些经验。同时,对演奏以陕北民歌为素材所创作的作品的演奏者们理解作品能够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陕北民歌 音乐作品 曲式结构 和声手法 创作手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陕北民歌简介7-10
- 第二章 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作品的分析10-87
- 第一节 以信天游《蓝花花》为素材创作作品的分析10-45
- 一、 对原民歌《蓝花花》的分析10-11
- 二、 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11-20
- 三、 钢琴曲《蓝花花》20-29
- 小结29-30
- 四、 无伴奏混声合唱《蓝花花》30-43
- 小结43-44
- 五、 以民歌《蓝花花》为素材创作的三首作品总结44-45
- 第二节 以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为素材创作作品的分析45-70
- 一、 对民歌《三十里铺》的分析45-46
- 二、 无伴奏合唱《三十里铺》46-61
- 小结61-62
- 三、 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62-65
- 四、 以《三十里铺》为素材创作的两首作品的总结65-69
- 五、 盛宗亮《为钢琴三重奏而作的四个乐章》中民歌《三十里铺》的引用69-70
- 第三节 对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分析70-78
- 一、对原始民歌的分析70-71
- 二、对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分析71-75
- 小结75-78
- 第四节 对钢琴曲《兄妹开荒》的分析78-87
- 一、曲式结构的分析78
- 二、创作手法的分析78-85
- 小结85-87
- 第三章 乐曲中体现的创作技法特色87-114
- 一、 四、五度音程在作品中的大量运用87-89
- 二、 原民歌的主要音高结构在作品中的大量运用89-93
- 三、 “持续音型”的大量运用93-95
- 四、 多种变和弦的运用95-102
- 五、 将不同民歌中的主题合理地安排在一首音乐作品中102
- 六、 异调配置的运用102-104
- 七、 用小二度来模仿陕北音乐中的微分音104-105
- 八、 多种变奏手法的运用105-114
- 结语114-115
- 参考文献115-117
- 附录117-120
- 致谢1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樊祖荫;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樊祖荫;线性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五[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3 陈美志;;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中西音乐美学元素相融的管见[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樊祖荫;变和弦及其在五声性调式和声中的运用——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二[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陈旭;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邹丽;;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的演奏特色[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胥必海;;钢琴曲《蓝花花》主题二首之比较研究[J];音乐探索;2009年04期
8 樊祖荫;三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樊祖荫;复合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892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892822.html